眾所周知,廣東珠三角是香港企業最大的生產基地。由於粵港兩地的制度和文化上有分別,港企在粵經營往往會對部分政策感到不適應。例如,內地的政策往往在公布的同時便立即或很快執行,不像香港在實行新政策前,會有一個公眾諮詢期,而一些重要法案更須經立法會審議通過。
政策缺乏諮詢和過渡期,讓港商難以適從,很大原因是缺乏有效的溝通平台與機制。現時,港商港企想向內地政府表達意見,一般只能透過香港本地的團體或機構,以會談或意見書的形式,向廣東省相關部門反映。但這種溝通模式缺乏制度化及常態化,成效甚有限。
不過,將來這種情況會大大改善。因為朱小丹省長與四大商會代表團會面時,主動提出「應該建立一個粵港商會、企業聯席會議的制度,就所有涉及港資企業的政策、利益等問題進行溝通,要定個時間,半年一次或一年兩次。」
另外,他還打算在廣東省商務廳內設機構,建立一個日常政策諮詢機制,以一個固定窗口來負責統一收集問題,向相關部門轉達和徵求意見,再統一對外進行解釋和回覆。他希望在運作成熟之後,能夠做到「隨詢隨答」。
筆者很贊成這個構思,由兩地的商會共組粵港商會,定期開會,讓兩地專業的行業企業直接溝通,既可開拓內地市場,又可對接國際市場,把內銷和國際市場的優勢都發揮出來。正如省長所說,一個企業聯席會議制度,一個固定窗口的政策諮詢,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有了共識,成事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