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去年人口統計有七百二十九萬八千餘,比前年增長三萬多。如果按每年百分之零點六的增長率推算,香港三十年後的人口將達到八百四十七萬,即比現時人口增加逾百萬。特區政府打算在大嶼山東部填海,建設一個可容納四十萬至七十萬人的都會,並非無因。
香港寸金尺土,港島和九龍半島的市區土地發展幾近飽和,開發新界土地涉及繁複的收地賠償和安置問題,成本和時間都難以掌握。相對來說,長期解決土地供應的其中一個辦法就是填海,在控制成本和時間方面,政府均可以比較主動,阻力相對較小。
同樣面對土地不足的新加坡,就是靠填海造地以擴大版圖。自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新加坡便已進行大規模填海工程,五十年來從未間斷。目前,新加坡七百一十平方公里的面積,有一百四十平方公里是填海得來的,佔原有國家土地面積近四分之一。根據新加坡的人口規劃,人口將從現時的五百萬增加至二○三○年的六百九十萬,為此,新加坡還需繼續填海,最少要再增加百分之七的陸地面積,以應付未來的人口需求。
維港美景享譽全球,當然要保護。不過,維港以外的區域,將來也難免要填海造地,而且要及早規劃。因為香港填海從選址到公眾諮詢,再到展開環評研究和具體勘探,一般需時約五年;如果環評報告和方案順利獲得通過,工程可正式啟動,從申請撥款、招標到竣工,也要四至五年,前後加起來,整個周期長達十年。故此,若真要填海,現在就要坐言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