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語廣播:供給側成重要國策

早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最大亮點,是圍繞着「供給側」改革,對今年經濟發展進行部署。因今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又是內地經濟調整的關鍵年,故今次會議定下的政策,關乎到未來幾年的改革路向。

當前內地進入經濟放緩新常態,面臨的形勢相當艱難,今年經濟增長首度低於百分之七,今後五年增長相信還會向下,能否達到百分之六點五以上的目標,確實是很大的挑戰。

過往內地推動經濟增長,主要是採取財政政策,加大投資基建和大型項目,從「需求側」入手,例如二○○九年的四萬億元財政刺激,以及後來的貨幣寬鬆政策。然而,這種方法儘管能夠在短期內起到一定效果,卻帶來債務和產能過剩等後遺症,對產業和競爭力的提升並無多大幫助,導致經濟發展後勁乏力。

這次會議顯示,中央對今後經濟發展有新的思考和應對之策,不再因循守舊,而是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着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所謂「供給側」,就是主張通過放鬆對供給方(企業)的約束,減輕企業負擔,讓它們可以有更多的資源改進產品或服務的質素,提供有效的供給能力,刺激消費需求,從而推動經濟增長。

中央對今年經濟工作提出了五大任務:一是化解產能過剩;二是幫助企業降低成本;三是化解房地產庫存;四是擴大有效供給;五是防範金融風險。筆者認為,要達到目的,關鍵是要完善市場環境,激發企業活力和消費者潛力,把「供給側」改革落實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