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捭闔:輻射香港影響力

今年施政報告提出每年設立一百個獎學金名額,給「一帶一路」國家學生來港就學。筆者建議,這批名額可以集中在一些特定的領域,並持之以恒。例如文化、藝術,甚或是金融、傳媒等等。試想想,「一帶一路」地區每年有一百名尖子來香港從事同一領域的交流,已經是很震撼。如果能夠持續做上十年,那就是一千名了,效果和影響力更加是不得了。

這些來香港就讀同一專業、畢業後回到各自國家從事該領域,在整個區域便將擁有數以千計跟香港有聯繫的特定行業頂尖人才了。這樣的話,香港想要不在「一帶一路」區域內的該領域成為交流中心或交匯點,也不太可能了。

這個想法最重要的,是選定領域,思考香港在「一帶一路」的戰略定位,希望把香港發展成為甚麼和怎麼樣的中心;這便需要香港社會先作出戰略思考,選好方向。再試想想,例如把名額集中在文化藝術上,香港便毫無疑問會馬上成為「一帶一路」國家的文藝中心,把香港提升了一個發展台階、也順便突破了香港現在的悶局;這正是「一帶一路」給香港帶來的突破口。相反,如果名額只按照當下的分配辦法,最後只會分散到各大院校每個院系一、兩名學生,完全無法起到輻射作用。

香港有很好的條件做很多事情,建立未來世界對香港的認同和了解,或許是面對「一帶一路」的有力回應。施政報告提出了一些基礎,但需有清晰的戰略眼光,選擇方向,不能盲目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