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減肥 針貼藥三式

港人肥胖問題日益嚴重,若不及早控制體重,可併發心臟病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中醫認為除了先天遺傳外,市民暴飲暴食,缺乏運動,導致臟腑失調及水津代謝障礙,痰、脂、濕濁等停聚體內形成肥胖。港人常見的肥胖體質為脾虛濕阻,以中老年肥胖者居多,特別是婦女。中醫減肥針對不同人士的體質,改善生活習慣,始能降低體重。

衞生署一四年數據顯示,三成九的十八至六十四歲人士屬於超重或肥胖,即體重指數超過二十三。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註冊中醫師姜小舟稱,臨床上因肥胖求醫的病人不多,通常因腰膝疼痛或患糖尿病求助中醫時,始揭發需要減肥。病人以男性居多,由四十至六十歲不等,多數從事戶內工作,因需要久坐,體能消耗較少,例如職業司機、教師及行政人員等。

姜小舟稱,從中醫角度,肥胖主要是臟腑失調,痰脂濕濁停聚所引起。以肺脾腎失衡為主,脾功能主濕,脾虛則失其運行,水津代謝障礙;肺虛,失其宣發肅降之功,則氣機阻滯,水液不行,濕痰積聚;腎陰不足,則陰火灼津為痰。

工作壓力大 影響代謝

臨床所見,病人多數飲食不節制,愛吃生冷、肥膩食物。其次因工作壓力大,暴飲暴食減壓,欠缺運動,脾胃變差,影響新陳代謝,令脂肪積聚體內,形成肥胖。

中醫認為肥胖可分五類,包括脾虛濕阻型、胃熱濕阻型、肝鬱氣滯型、脾腎兩虛型及陰虛內熱型。大部分患者屬脾虛濕阻型,因久坐且缺乏運動,又常在冷氣地方逗留,以致脾胃差,容易積聚脂肪形成肥胖,常見於中老年人士,特別是婦女。

中醫減肥以糾正身體不平衡為前提,並非單純節食及運動減肥。姜小舟稱,因應病人體質,以中藥、針灸及耳穴等綜合治療。病人亦要自律,改善生活壞習慣,才能成功減肥。她補充,針灸有助氣血運行,局部燃燒脂肪,加速新陳代謝;耳穴貼敷可助控制食欲;中藥調理可糾正臟腑失調問題。三管齊下,並適量運動,肥胖有得醫。

需同時改善飲食習慣

姜小舟建議市民早餐一定要吃好,否則增加之後兩餐的食量及吸收,容易肥胖。午餐要定時進食及飽肚,道理與早餐一樣。晚餐則要少吃,飯後隔一至兩小時最好出外散步或運動,防止脂肪積聚。臨睡前兩至三小時最好不要進食。高鹽、高脂肪、高糖及生冷食物要少吃。

記者曾愷欣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