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激光鑑古董 助羅浮宮揪贋品

再有港產科研獲國際肯定,浸會大學物理系花十年時間,研發出新的激光鑑定技術,鑑定藝術品及古董真偽,靈敏度較現有的激光鑑定技術高一百至一千倍,同時可避免在採樣鑑定時,對文物造成破壞。新技術不但獲美國授予專利,更將與法國羅浮宮合作,進行文物鑑定。研究團隊相信,隨着中國藝術品市場急速擴展,新技術有很大市場潛力,冀可為拍賣行和私人收藏家提供高端鑑定服務。

浸大物理系教授張廼豪指,現時鑑定古畫等藝術品,主要利用傳統的「激光誘導擊穿光譜技術」,需用顯微探針抽取藝術品表面的物質,會在藝術品表面造成不可修復的小洞。但新研發的「激光誘導氣團螢光分析」,則將激光射在藝術品上,將表面不足一納克的物質蒸發並進行檢測,螢光光譜可顯示藝術品的化學成分,檢測效能大為提升,並減低對藝術品的破壞;即使用顯微鏡亦看不到藝術品的明顯破損。

與政府博物館商合作

新技術可應用於畫作顏料辨識、鑑定陶瓷贋品、珠寶以及鑑識有爭議的文件,甚至能辨別不同牌子的雷射打印墨水的差別。該技術剛獲法國博物館研究與修復中心實驗室書面確認,浸大將與該實驗室合作進行文物鑑定,下月雙方將正式簽署合作文件。

另外,研究團隊獲創新科技署一百五十萬元資助,成立初創企業。張廼豪相信,近年藝術品市場,特別是中國市場潛力急速擴展,贋品隨之湧現,相信新技術有很大市場潛力。而團隊成員兼公司總裁蔡鉞表示,現時正與政府博物館等相關部門洽談合作,長遠冀為拍賣行和私人收藏家提供高端鑑定服務。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