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致遠:政府缺可靠政治盟友

很多人都指出,今日香港社會變得愈來愈政治化。近日有高鐵超支、一地兩檢、港大副校長、TSA、版權修訂條例草案等事件,都引發大大小小的政治風波,未來類似的政治風波將會持續發生。

有一位外籍高手,他指出一個民主社會,所謂政治化是平常事,這些事情經常在他的國家發生,各政黨有不同政見,代表不同利益,而在爭辯過程中引起政治風波,沒甚麼大不了,政治化是正常現象。但他亦指出,香港的政治環境有其特殊性,香港最大問題是各不同持份者沒有談判空間,因此大家不容易找到共識,政治風波只變得持續爭拗,直至對方叩頭。

高手指出,相對政府而言,社會是要有反對聲音,也必須要有反對聲音,社會才得以進步,所以政府要有能力與不同聲音談判及尋找解決方案,更聰明的政府,就是能將反對的聲音吸納在政府內,在政府內部已處理好不同意見,令社會減少紛爭,從而減少付出更大社會成本。

過去港英政府年代,有一套行政吸納的手段,在政府內部消化不同的反對意見,使政府施政更暢順。當然,今日的政黨不滿足只參與表達意見,他們要求有影響政策的參與。早前有學者提出聯合政綱的概念,雖然香港不是政黨政治,但特首可與一些持不同意見而有影響力的政黨合作,吸納他們部分可取的政綱,並共同努力去落實政綱內容,這既可吸納不同意見,也可壯大政府的政治力量,施政上減少阻力。今日政府的根本問題就是缺乏可靠的政治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