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電及港燈今年結餘的燃料帳分別達廿一億元及廿二億元,「水浸」程度是近年罕見,惟兩電明年的整體電費減幅卻令人失望。有議員指出,受惠於國際燃料價格大幅回落,過去一年長途航機的燃油附加費減幅達八成,質疑兩電提出的電費減幅微不足道。兩電回應,燃料帳與燃油附加費計算方式有差異,又指過去十年的國際燃料價格波幅大,兩電需以龐大儲備對沖風險。
立法會議員鄧家彪質疑,據民航處批出的燃油附加費顯示,今年一月的長途機每位乘客需付五百六十六元,但至十二月每位乘客只需付一百一十二元,減幅達八成,反觀兩電的燃料帳只減幾仙,減幅最多一成,兩者的差距非常大。他亦批評,中電近幾年錯估國際燃料價格,導致燃料帳大增,要求兩電「估準啲,唔好估多咗,就袋住先」及「回水」。
港燈董事總經理尹志田解釋,燃料帳與燃油附加費計算方式不同。航機燃油附加費是每個月釐定,才會大減八成,但燃料帳是長遠性,以一年平均計算。中電總裁潘偉賢回應,電力公司的投資數以百億元計,另外為達至已訂的減排目標,中電今年所使用的天然氣,較去年增加一倍,而且全部為較昂貴的西氣東輸天然氣,中電遂提出有關的電費調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