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恐成風土病,肆虐本港!今年初至今,本港由海外傳入登革熱個案已逾百宗,而大圍及馬鞍山亦發現兩宗本地確診病例,令人憂慮登革熱病毒已植根本港。本報記者重返出現確診個案的地區巡查,發現雖然踏入冬天,但仍然蚊蹤處處,而食環署近月白紋伊蚊誘蚊產卵器指數仍然高企。醫學界人士警告,病毒可在白紋伊蚊體內世代相傳,若未做好滅蚊措施,台灣南部早前登革熱肆虐情況,可能在本港重演,甚至成為本港風土病。
「依家已經係冬天,點解周圍都仲咁多蚊嘅?」有網友大呻被蚊患困擾情況,惹來大批網民和應。事實上踏入秋冬,蚊患問題仍然存在,上月馬鞍山地盤連續有兩名工人確診感染登革熱,其中一人更屬本港今年第二宗本地確診個案。
記者事後到兩名工人位於馬鞍山梅子林工作的地盤,以及附近大水坑村一帶巡視,發現食環署雖然加強滅蚊工作,亦有外判工人在噴灑殺蟲劑,不過白紋伊蚊仍肆虐該區,記者在梅子林草叢間看見大量白紋伊蚊出沒,地盤旁的公園更相信是白紋伊蚊巢穴位置,座椅及樹蔭下都有大批蚊子飛舞,記者隨手一拍,即時拍死一隻白紋伊蚊。
有在梅子林附近地盤開工的工人表示,已獲悉有工人感染登革熱,故此開工時做足防蚊措施,包括頭戴蚊罩:「雖然唔係呢個地盤有事,但公司為咗安全,都派咗個蚊罩畀我哋,點都安全啲!」
附近的大水坑村亦是區內受蚊患困擾的重災區之一,記者發現村內有不少小型工程進行中,地盤內堆滿帆布、水桶等雜物,水桶內亦留有不少積水,而鋪在地上的帆布,由於凹凸不平致出現水氹,加上附近有草叢,導致蚊子無處不在。有村民表示:「呢排算少咗啲,夏天時仲厲害,條村旁邊嘅明渠,有時會塞咗,積咗死水,孳生好多蚊蟲。」
其實蚊患不止馬鞍山,亦威脅其他地區。記者翻查食物環境衞生署近月白紋伊蚊誘蚊產卵器指數,九月及十月份全港平均錄得五點一及三點三,但多個新增的監察地點,如天后、九龍灣及樂富西等市區,竟高達十一點一、十八點五及十三點二。十一月份多區指數回落,但天后仍錄得九點一偏高指數。
香港蟲害控制學會主席陳澤森表示,本港天氣溫暖,適合蚊子生存,而蚊子在攝氏二十度以上便可繁殖,若地盤缺乏疏水系統,容易有積水,有利蚊子孳生。對於部分市區,踏入秋冬季白紋伊蚊誘蚊產卵器指數仍然高企,他解釋:「無論郊區定市區,只要有積水都容易有白紋伊蚊,而新監察嘅地區之前可能滅蚊冇咁頻密,指數會特別高。」
香港感染及傳染病學會代表曾德賢表示,登革熱早已植根香港周邊地區,如台灣今年有逾萬宗登革熱個案,而新加坡每年亦有大批登革熱感染個案,因此登革熱亦有機會成為本港風土病。即使白紋伊蚊在冬天不活躍,但病毒亦可在蚊隻間世代相傳,因此需加強滅蚊才能杜絕登革熱成為風土病。
立法會議員王國興指,食環署應集中資源進行滅蚊工作,防止登革熱成為風土病。食環署發言人表示,該署會與相關部門繼續深化所管轄範圍的滅蚊及防蚊工作,並加強公眾宣傳教育計劃。衞生署亦呼籲外遊人士,要注意環境衞生,以及採取防蚊及個人保護措施,預防登革熱。
圖/文:專案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