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紓緩本港日益嚴重的交通擠塞問題,政府擬重推電子道路收費計劃,昨發表諮詢文件建議以中環夏慤道至摩利臣街一帶作為試點,具體「界線」地點有待聽取市民意見;收費時間則擬由平日「朝七晚八」及周六「朝八晚八」較為合理。文件未有提供具體收費水平,但建議可考慮劃一收費或按車輛大小釐定等,諮詢期三個月。有立法會議員擔心計劃涉私隱問題,且會變成有錢人才能使用相關路段,淪為「貴族區」。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昨宣布,政府擬在中環一帶實施電子道路收費先導計劃,即車輛在繁忙時段行使部分路段須繳「路費」,冀調節區內各道路使用量,提高行車速度。張指中環等繁忙路段塞車時的車速僅每小時十公里,只略快於成年人步速,加上日後有中環灣仔繞道作替代路線,認為是合適的試點。根據外國推出電子道路收費的案例,實施後交通擠塞問題下跌一成半至一成六,車速提升兩成。
政府自八十年代起研究電子道路收費計劃,但均無疾而終。今次諮詢文件提到推行範圍約東起夏慤道,西至摩利臣街及南至堅道一帶。收費時間建議於星期一至五朝七晚八,星期六朝八晚八,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不收費。政府未有提及收費水平,但可參考英國倫敦按日收費的「區域為本」方案,即駕駛者只須繳費一次,同日內便可多次進出收費區,倫敦現時每日收十一點五元英鎊,即約一百四十港元;若參考新加坡「周界為本」方案,即每經過一個收費點便須繳費,不同路線收費亦不同,最貴收費十二新加坡元,即約港元六十六元五角。文件提到有人或認為「周界為本」方案更能符合用者自付原則。而外國主要利用自動車牌識別和短距離微波通訊兩種科技推行。
張炳良無具體說明計劃何時實施,僅指毋須待中環灣仔繞道通車也可推展,又承認繞道工程有延誤,通車時間料較原訂的一七年推後。電子道路收費計劃諮詢期至明年三月十八日結束,當局有具體方案後會交立法會。
立法會議員王國興擔心屆時收費區淪為「貴族區」,冀豁免「搵食車」繳費。另一議員田北辰則建議按車輛逗留時間收費。香港汽車會發言人江日雄亦斥政府自相矛盾,「既然中環灣仔繞道可分流車輛,電子道路收費仲實施嚟做咩?」不少駕駛者也指計劃無助改善交通擠塞,「係要去就點都要去。」
時間 / 過程
1984年:港府首次提出電子道路收費計劃概念
1985年:首次在指定車輛及道路技術研究
1985年:因涉及私隱問題而備受批評,計劃「胎死腹中」
1994年:港府重提計劃,但仍受到強烈批評而不研究
1997年:港府再建議做電子道路收費研究
1998年:因受金融風暴影響,數據有變需重新檢討
1999年:港府就計劃諮詢公眾及可行性研究,但不獲市民支持
2000年:施政報告重提計劃
2001年:因汽車增長維持3%,亦有其他措施,決定未來10年不會採取計劃
2003年:中環灣仔繞道工程或因司法覆核受阻,港府重提電子道路收費研究
2008年:灣仔填海工程受阻,港府研究計劃收費水平但無下文
2011年:提出在中環灣仔繞道工程完成後檢視交通情況,才考慮計劃
2015年:中環灣仔繞道工程延誤至2018年完成,令電子道路收費計劃推遲研究
昨日:提出中環一帶實施電子道路收費先導計劃諮詢3個月
資料來源:本報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