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前爆發的國際金融海嘯,破壞力至今仍未完全消退,全球經濟復甦前景依然不很樂觀。習近平主席最近在APEC演講時,談及世界經濟深層次問題,認為單純靠貨幣刺激政策是不夠的,必須下決心推行經濟結構性改革。
採用貨幣政策來推動經濟發展,效果如何,中國可說是過來人,有深刻的親身體驗。二○○八年金融海嘯爆發,各國紛紛採用量化寬鬆的方法來推動經濟復甦,當時溫家寶總理推出四萬億元經濟刺激政策,現在回過頭來看,雖然拉動了經濟增長,但是很多資金進入了房地產和地方融資平台,並導致許多行業產能過剩。
這些年來,可以看到內地樓價急速上升,通脹高企,勞工成本上漲,一些低效益的產業,沒有適時升級,出現嚴重的產能過剩等問題。顯然,靠印銀紙來發展經濟,行得了一時,行不了一世。而今內地經濟進入經濟放緩新常態,當中的一些困局,與前幾年未能及時調整經濟結構,有一定的關係。
現在,全球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似乎已經到了後期,即使推行也已效果不彰。例如歐盟和日本的貨幣大幅貶值,圖藉減價來增加外銷和抑制進口,可是經濟增長仍然低迷不振,去年歐元區經濟增長率僅百分之零點九,日本經濟更出現負增長百分之零點一。
經濟要長期增長,結構調整必須有長遠的規劃。最近李克強總理再次強調,本屆政府沒有推行量化寬鬆,也沒有採取競爭性貨幣貶值的措施。
顯然,中國政府已經明白,惟有實行結構性改革,才有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