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三地情:為兩岸搭橋

余光中的詩「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這一灣淺淺的海峽分隔了親情,更有政治領域的隔閡,像是七夕鵲橋,不能隨意跨越。近期舉行的習馬會,做的就是搭橋工程,在馬英九即將卸任臨去之際,兩岸領導人的會面意義至為重大。

「香江講座」針對此議題邀請了海基會首任副秘書長石齊平先生,細數當年他親身參與的汪辜會談,到今日的「習馬會」他也在現場做評論。過去的汪辜會奠定了今日習馬會的基礎,同樣的新加坡,卻有不同的層次,讓兩岸情更為昇華。

石齊平分析了兩岸的政經背景下促成了習馬會,北京今天更有自信,且對台灣問題的處理更能掌握。習近平說兩岸的政治分歧不能一代代地流傳下去,隱含透露了對統一的期盼與決心,若台灣的分離意識繼續強烈到難以收拾之局面,北京對付台獨不惜以武力解決台灣問題。現面對兩岸情勢各有變化,從北京看台灣,認為台灣的情勢險惡,民進黨即將當選執政,這種氛圍下促成了習馬會,實質上是為兩岸搭橋,建立兩岸領導人會面的機制,不過前提是民進黨需承認「九二共識」。

「習馬會」對台灣的藍綠來說,可說是各自表述,藍營稱馬是為兩岸搭橋,綠營卻批評「習馬會」是「框限台灣的未來」,此乃政治智慧與政治境界的問題。

「習馬會」後,台灣一片與習近平會面的熱潮,探討有否再「習朱會」的可能,蔡英文也表示她當選後也不排除「習蔡會」,此番風潮興起,即是北京推動「習馬會」之意圖。

今目的已達,端看民進黨的造化,蔡英文要踏上兩岸之橋成就「習蔡會」,蔡在這頭,習在那頭,可有因緣,蔡英文要加把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