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語廣播:內地面臨中等收入陷阱

「十三五」規劃面對最大的挑戰是甚麼?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認為,在新常態下,內地未來五年要達到全面小康,最需要解決的難題是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當一個國家的人均收入達到中等水準後,往往不能順利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導致經濟增長動力不足,最終出現經濟停滯的一種狀態。目前,內地人均收入約為七千多美元,屬於世界銀行設定的中等收入國家。從低收入國家變成中等收入國家,可能比較容易,但是當製造業成本上漲到一定程度,而產業未能升級,形成經濟發展的樽頸,如無法突破,國家的經濟便會不進則退。

過往,也有不少發展中國家,曾經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無法自拔。例如墨西哥、智利、巴西、菲律賓、馬來西亞等,他們在七十年代均已進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然而經濟發展卻後繼無力。當中,菲律賓的案例,可能最為港人熟悉。上世紀五十至六十年代,菲律賓經濟相當不錯,曾是亞洲經濟增長最快的,人均GDP僅次於日本,比當時的南韓、台灣和新加坡等都要高。然而,最近幾十年來,其經濟一直委靡不振,原因與政治動盪、腐敗叢生、產業未能升級和投資不足等有關。

筆者認為,內地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需要兩手抓:一要加強施政效率,加強法治建設和打擊腐敗;二要加快經濟改革,推動服務業發展和產業創新。「十三五」規劃若能在兩方面都兼顧到,相信可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