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議會選舉塵埃落定,建制派與泛民各有重量級人物落敗,各有新生代勝出,若以選票與議席論輸贏,可謂難分高下。但若以民情計得失,建制陣營顯然處於下風,不僅明年立法會選舉吉凶難料,港府管治及整個局勢更是隱憂重重。
綜觀今場選戰,建制派最大的得着是成功扳倒泛民三名立法會議員,削弱泛民爭奪超級區議會的力量,然而這類大獲全勝的喜悅只出現在個別選區,而且都是靠狙擊戰術,例如擊敗馮檢基全因「天降」黃仲棋鎅走馮二百多票,推倒何俊仁皆因擁有以五敵一的優勢,說不上是民意上的勝利。相反,泛民資源匱乏,隊形潰散,戰術陳舊,卻比上屆多進帳二十一個議席,傘兵軍團更一鳴驚人取下八個議席,反映民情躁動,伺機待爆,猶如藏在地層深處的沸騰岩漿。
須知,今年區選氣氛已較歷屆冷淡,港府更是出盡九牛二虎之力撲滅一切政治火頭,包括押後任命港大校委會主席、對小學全港性系統評估跪低讓步、極速淡化郊野公園建屋風波等,社區一片風平浪靜,在這種情況之下,泛民的總票數仍然有增無減,不可謂不是建制陣營的警號。為了搶灘明年立法會選舉,泛民未來數月料會大打政治牌,全力催谷「本土」、「城邦」、「去中化」、「反梁振英」等議題,令躁動民情火上澆油,政壇無可避免進一步向激進滑落。
特別是主張「本土」的新民主同盟大獲全勝,助長「本土派」氣燄,加上傘兵爆冷突圍,證明年輕票源有利可圖,傳統泛民政黨為了搶票,勢必調整路線,向激進靠攏,甚至隨波逐流追趕「去中化」的濁浪。對區議會版圖來說,傘兵爆冷勝出只是小浪花,但對整個政局來說,卻隨時翻起一波助長激進的驚濤。
每一次全港性地區直選都是一把尺,不僅測試出各個政黨的實力消長,更可量計出民情民意的發展走向,今次區選已為掌權者敲響警鐘。
王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