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三十一日俄羅斯客機在西奈半島被伊斯蘭國施襲墜毀,機上二百多人遇難,當時一些外國傳媒已極度重視,有人認為是新一輪恐襲浪潮之始。結果不出半個月,法國巴黎即發生過百人喪命的慘劇,舉世震驚!
其實,恐怖分子想要的,不是人命,是效果;他們要一個令人難以忘記的震撼畫面,令人的恐懼永遠存在。就好像我們見到高樓大廈跟飛機,總會想起九一一的一幕;每逢到奧運會,我們心中總會有慕尼黑的陰影……無辜的人,往往就是因為一種對抗對立、要對方震懾、要對方震驚的心態而受害;而令人無奈且哀傷的,是這種情況,會因為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心態,重複又重複地出現!
九一一事件,無疑對美國平民帶來傷痛,令人悲憤,但十倍奉還的做法,背後真的是出於正義?攻打伊拉克,到底真是一場「正義」之戰,抑或背後存在着利益?假設當日決定報復的動作,是完全沒有從利益角度考慮,但以暴易暴的行為,可以稱之為公義嗎?
今天,大眾最關心的是死者家人的情況,大家都祝願傷者早日康復。但同時,我們更應該密切留意國際上有何動作。是再一次以暴易暴,以震懾的效果換取掌聲?抑或吸取一次又一次傷痛之教訓,放棄以暴力解決問題之方法,切實地解決矛盾?
有人會認為,如果要停止抗爭的情況出現,方法就是要徹底地將對方擊潰。這個方法是否可行?難以肯定!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在這個「理想」實現之前,將會有更多生靈塗炭的畫面出現。始終,要在極端的對立之中得到和平,若不是雙方透過溝通化干戈,那就是一方肯展示氣量、膽量作出讓步!極端對立,非你即我的態度,只會換來一浪接一浪無可預計的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