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挑戰舊人絕非易事,要在區議會選戰中擊敗對手,機會成本頗高。從○七及一一年兩屆統計數字看,爭取連任的現職區議員,成功機會有七成把握,倘若對手被𠝹票的話,勝算就更高了。
不同選區的情況,因居民的結構相異,選情大不一樣。公共屋邨或居屋地區,三至四幢大廈可選出一名區議員。現任議員只要勤力工作,為居民提供滿意的貼身服務,沒有醜聞附身,則連任機會極高,新人的贏面超低。相反,私樓較多的港島半山區,居民多為中產及專業人士,還有一些富貴人家,現職議員除了地區工作做得好之外,其選舉政綱之中涉及公共政策及管治議題的內容,亦會影響選民的投票意向,新人上位的機會相對較高。
一般而言,中產專業人士較看重候選人的學歷與政治取向,包括政黨背景,近期社會上關注的鉛水事件、港大風波、全港性系統評估(TSA)爭議,以至打擊圍標等議題,均會成為考慮的因素,民生服務絕非壓倒性的因素。區選與立法會選舉的主要分別在於前者較關注候選人的地區服務表現,而後者則較看重候選人的政治背景及議政能力。
過去多年,學者倡議合併區議會成為「區域議會」,可參考現時立法會五個分區直選的劃界,這樣可有利於處理一些跨區的交通、環境、房屋及教育等問題,這些絕非細眉細眼式的地區民生事務可以解決,亦有利於提升區議員的政治與管理水平,長遠亦有助培養更多政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