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梁振英日前拋出氣球,揚言未來可探討將部分生態環境價值較低的郊野公園改作建屋用途,不料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及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先後強調任內無意打郊野公園的主意。港府高層自相矛盾,凸顯房屋問題的困境,不是香港沒有土地可供開發,而是看得動不得。
事緣前特首董建華牽頭的智庫發表報告,指香港郊野公園及綠化地面積佔香港面積的七成六,僅郊野公園的面積便相當於全境所有已發展土地的一點六倍,建議審視郊野公園的生態價值,決定是否將部分土地改劃為房屋用途。該報告還提出宏偉目標,就是香港長遠應爭取八成居民自置物業。對於被房屋問題搞得焦頭爛額的港府而言,有關建議可謂搔到了癢處,梁振英立即打蛇隨棍上,乘勢提出改劃部分生態價值較低的郊野公園作房屋用途,希望引發社會討論,在解決居住問題還是保留郊野公園之間,作出理性選擇。
其實郊野公園是人為劃定的,同非郊野公園一樣,只是土地儲存的一種形態,隨着社會發展而對土地現狀作出改變,本來是很正常的事。滄海桑田,人類發展的歷史就是自然形態改變的歷史,香港由昔日的小漁村變成國際金融中心,就是不斷開疆拓土的過程。今時今日,房屋問題愈來愈嚴重,即使如港府所說的那樣在市區見縫插針、寸土必爭,也不足以解決問題。所以,無論是發展郊野公園、新界東北,還是填海造地,將來都是不可避免的。窮則變,變則通,香港要解決安居問題,就不可能畫地為牢,自我設限。
然而知之非艱,行之惟艱,理想與現實往往相差十萬八千里。當年董建華政府提出八萬五的政策目標,那時的社會並沒有今日的泛政治化,那時的環保阻力也不如今日的大,八萬五尚且無疾而終,而今日的港府更加弱勢,更加無能,要達到目標更是難於登天。明知無法實現卻拋出建議,只能是添煩添亂,自暴其醜。事實上,本屆政府曾承諾未來十年建造四十八萬個房屋單位,說得無比動聽,然而最近當局亦承認,由於拓土建屋遇到阻力,公屋供應無法達標,如一九年只能提供不足一萬個單位,僅及預期平均每年約三萬個單位的三分之一。十年大計尚且可能化為泡影,所謂八成居民成為業主更是不切實際的幻想,同內地文革期間的「畝產萬斤」沒甚麼兩樣。
語言的巨人,往往是行動的矮子。港府從來不缺目標,不缺計劃,缺的是將藍圖變成現實的能力。已經見到,本屆政府將房屋問題列為施政的重中之重,結果是公屋申請大軍愈排愈長,三年上樓目標淪為虛妄,劏房遍地開花,連豬欄雞舍改成的居所都有價有市,怎不令人悲哀。
說到底,房屋問題難解,港府無能是最大的癥結所在。同樣地少的新加坡,人均居住面積比香港大,大部分居民都是業主,那是因為人家的政府強政勵治,港人空有羨慕的份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