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經濟評論謬誤

市場上充滿對中國經濟評論的謬誤,最大的謬誤是以中國出口下降而評中國經濟進一步疲弱。

按美元計算,中國出口在十月還有百分之六點九的跌幅,跌勢未止。可是,對本土經濟的作用,考慮的不是出口,而是貿易平衡順差或逆差。順差大反映經濟的外來需求增加,其中進口增長不大或下降則顯示出進口商品替代國內生產的相對減少。今年十個月,中國貿易順差達六千一百六十億美元。若以中國人民幣的本幣計算,可更清楚看到對本國經濟的影響。首十個月出口還有百分之二增長,十月下降幅度只是百分之三點六,順差在十月份為近四千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升了四成。而首十個月則順差二點九九萬億元,增加了七成半。

順差大增反映中國強大的出口競爭力,也顯示在國際貿易全面下降之下,中國不單降幅較小,且變成最大得益者。相對頭三季國民生產總值的四十八點七萬億元,二點九九萬億元的順差約為百分之六,屬對經濟增長的積極貢獻。只看出口不看順差,違反經濟基本常識。

中國出口跌,主要是加工貿易出口,但這對本土經濟作用有限,且利潤大多外調出國。對本土經濟連鎖作用最大的一般貿易出口,今年首十個月還增長百分之二點三,佔出口的百分之五十三點八。中國出口表現不佳,實際顯示出口模式轉變,轉變後出口對經濟的作用擴大。

中國今年趁油價低大量進口石油和糧食,多是為了建立戰略庫存。扣除這個因素,順差更大,經濟增益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