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身」劇本兇受害人入局

隨着科技日新月異,騙徒詐騙手法也變得層出不窮,「知識型」騙徒除利用科技有效規避偵查外,亦僱員寫出多份極度逼真的「劇本」,讓受害人不虞有詐。據悉,今次被捕的電騙黨事先購買網商或交易平台消費者資料,再冒充客戶服務職員,騙取事主的銀行資料,誘騙講出密碼,甚或假冒中聯辦、銀行等機構職員,以欠費、犯事等名目進行詐騙。

據公安部刑偵局負責人指出,近年來電訊詐騙案氾濫,由於此類罪案是遠程非接觸性犯罪,疑犯藏身境外瘋狂犯案,並藉現代科技和快捷的網上銀行轉帳手段,不斷變換犯罪手法,針對不同群體度身訂造、步步設套,令民眾屢屢上當受騙。

建議報警 假警即來

上海警方表示,破獲的電騙黨在打電話行騙過程中分三線,第一線的「話務員」會冒充網商、銀行職員、煤氣公司等客服人員,通過網絡電話從境外撥打受害人電話,並謊稱客戶身份被冒用,建議對方報警。第二線人員其後冒充警察,告知受害人了解其被盜用身份,但因案情嚴重,為了洗清客戶罪名,要將客戶的錢和涉案贓款分開。隨後再轉到第三線「檢察官」,由其引導受害人將錢存入指定帳戶,始完成詐騙。

電騙黨亦冒充「中聯辦」職員,直接或轉駁到「公安」機關指其銀行戶口有問題、或涉及犯罪,為保清白需繳交「保證金」或將戶口金額轉到另一個指定戶口,騙走錢財。

警方在行動後公布了部分「劇本」,當中包括冒充網絡商城、銀行個人帳戶管理中心。電騙黨以近日公司總結算日為由,稱誤將受害人列入批發商名單,將強制收取其六千元費用,然後轉到二線銀行職員,交代無法為其取消交易,再轉到三線騙財,一層一層詐騙,讓受害人愈踩愈深,最終「中招」。

電騙趨智能化難偵查

公安部刑偵局負責人指出,電訊詐騙趨智能化,跨區跨境特徵明顯,偵破難度大,特別是此類犯罪團夥幕後主犯大多是台灣人,而台灣對電訊詐騙的刑罰較輕,致令不少主腦在出獄後繼續從事電訊詐騙;另外手機電訊及銀行管理漏洞等,亦令電訊詐騙打之不盡。

該負責人又解釋,公安機關每打掉一個電騙黨,都繳獲成百上千張「太空卡」,由於均不是實名登記,未能追蹤有關疑犯;此外,電訊企業開發了不少有利詐騙的功能,包括飛線、隱藏來電等,同時網絡又有改號功能,讓警方無從入手。

靠網銀轉帳極速騙財

銀行方面,據指個別銀行在執行實名制開卡規定「不到位」,不少銀行卡被不法之徒用來實施詐騙。今年七月,公安在同類行動中繳獲一萬七千三百九十四張涉案的大陸銀行卡,不法分子用該批銀行卡在台灣提款機取走三十多億元人民幣。另由於網銀轉帳無限制,亦提供方便途徑,令不法之徒極速轉走騙得的財款。

本報綜合報道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