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初舉行的立法會新界東議席補選,龍爭虎鬥之局面在所難免。泛民與建制兩大陣營雖各自努力協商參選人,減少內鬥以便集中精力應付對手,無奈人多聲雜,屆時落場者必不會少,是可以預期的事。
有人會問,知名度低又沒有大黨支持的人,資源受制,根本沒有勝算,為何還要參選?這就是大型選舉的可愛之處。試想屆時各種論壇會提供平台讓合資格的候選人同台辯論,全港市民在看,說不定一炮而紅,大眾都認識你,好過花上巨額金錢賣廣告。
所以選舉結果並不重要,過程才是最重要。曝光率愈高,等同個人出騷的機會愈多。與重量級政治領袖同台對辯,箇中的滋味乃非一般的感覺,只要認真做好準備,就能一顯身手。敗選沒甚麼大不了,所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與明年九月立法會換屆選舉不同,補選只有一席,政治舞台焦點集中。反觀前者參選人或團隊太多,公眾往往搞不清楚候選人是誰,有何政治主張,即使理念及政策建議質優,也未必能吸引注意。
根據選舉法例的有關規定,參選人只須獲得最少一百名新界東已登記選民的提名,交納五萬元按金,經審查符合資格後,即能成為候選人。由於入場門檻並不高,要提高全港性知名度,為個人長遠事業發展鋪路,從成本與效益的層次看,相當划算。
政治舞台的吸引力,近年不斷增強。佔領運動改變了特區的政治生態,相信會有更多政治新秀有興趣參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