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乳糖不耐症在亞洲人當中特別普遍,患者因體內缺少乳糖酶,導致未能消化乳糖,進食及飲用各種奶製品後出現腹瀉及胃痙攣等不適症狀。有本地大學生團隊培養出轉基因大腸桿菌菌株,菌株每當感應到周圍有乳糖,便會「自動爆裂」並快速釋出乳糖酶,有助患者消化乳糖。如能成功將菌株研發成藥物,相信可取代目前成本高昂的同類藥物。
十四名來自香港城市大學生物及化學系、生物醫學系,以及機械及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學生,花了三個多月時間,設計及培養出轉基因大腸桿菌菌株,能產生大量β半乳糖苷酶(乳糖酶的一種)。具「自動爆裂」特性的菌株,每當感應到周圍有乳糖,便會快速釋出乳糖酶,有助消化乳糖。
團隊指出,全球約七成人患乳糖不耐症,雖有針對性藥物,惟製藥過程中提取蛋白的程序已佔生產成本七成至八成,成本高昂。團隊期望在三年內為新發明申請專利,日後以菌株研發出較廉價的藥物,助病人永久杜絕乳糖不耐症。臨床醫學實驗需時,未能確定藥物何時能面世。
城大十四名學生參加美國2015年國際遺傳工程機器設計競賽(iGEM),憑「轉基因菌株紓緩乳糖不耐症狀」,與二百七十九支來自世界各地的隊伍比併,成功奪金獎,是該校連續第二年獲得此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