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語錄名言:「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因素。」這句話尤其適用於近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的「第三路線」政團:路線確定了,能否一路走下去,就看有沒有人才支撐。
日前英文電視台一個政治清談節目,當日題目是「香港是否需要新一代政治人物」,兩名嘉賓都是政壇新人,一位是公文袋將會出戰明年立法會新界東補選的楊岳橋,一個是新成立打着第三路線旗號的智庫年輕理事,前者在地區已經混了好一段日子,且是公文袋力捧的新星,表現自然被看高一線,豈料結果恰恰相反。該名八十後智庫理事是牛津大學碩士,不僅讓人有後生可畏的驚艷,而且令人更體會到人才對政團形象的重要性。
民建聯早前訪京,據聞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就建制派政改投票甩轆講了不少感受,其中特別提到建制派議員的三個不足,包括對政治議題的掌握力不足、在議會駁火的戰鬥力不足和處理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不足。北大人這番話既是針對政治投票甩轆事件,亦是泛指建制派平日的表現,可謂暗藏機鋒。事實上,建制派近年雖然不斷推動新舊交替,加快政黨及議會新陳代謝,鮮嫩的新面孔不少,但能夠擺得上枱的,始終極之有限,有些甚至連能否守住前輩齋缽也成問題,遑論為陣營帶來耳目一新的面貌。
泛民亦面臨同樣的問題,白鴿黨等老牌政黨固然仍是老鬼掌權,長年暮氣沉沉,即使黨齡較淺的公文袋,那班藍血精英亦是老氣橫秋,部分人近年更是走火入魔,令人搖頭。其他山頭如街工、民協和工黨等更不用說了,來來去去都是那幾張面孔,究竟有多少年輕人才加入,不言而喻。
由於本港政治漸趨極端,中間路線的專業人士不容易歸邊,這無疑成為兩大陣營吸納人才的絆腳石。如今所謂的第三路線試圖在中間開闢出路,究竟會是打出一片新天地,還是如煙火霎那熄滅,就看能否吸引更多人才加盟。
王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