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議會選舉報名結束,選戰正式轉入大直路。各政黨、政團及新組織將全面走入選區,全力拚搏,爭取出線。全港合共四百三十一個議席,其中僅得一人報名、隨時有望自動當選的選區為數極多。
自從上屆立法會產生五名「超級區議員」之後,重量級人物參選的意欲大增。各大政黨紛紛安排現任立法會議員或者新生代裏知名度高的精英參選區議會,務求取得議席,再圖明年立法會的超級議席。
職是之故,今年區選應該是史上最激烈的一次。加上回歸十八年,政圈面臨世代交替,新人要上位,必須在選戰中闖出名堂,有所表現,才能服眾。政黨政治循序向前發展,年輕一代有志從政者眾,爭位超激烈,「你不服我,我看不起你」,最客觀的選擇,就由選民手中的一票來決定。
今年區選廝殺程度慘烈,實在不難理解。佔領運動持續七十九天,催生大批所謂「傘下青年」,他們對政府及建制的表現極感憤怒,矢志要繼續抗爭,期望改朝換代。有趣的是,他們對於傳統的泛民黨派也同樣不滿,視之為「前怕虎後怕狼」,難有作為,民主運動不能依靠這批老化人物。
結果,「傘下青年」組成大批傘兵組織,搖身一變成為政治新勢力,既狙擊建制,又挑戰泛民,實行左右開弓,突圍而出,令今次區選平添更多變數,加上本土派走激進路線的異軍突起,令區選的競爭性變得空前激烈,可觀性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