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看天下:「三無」屠呦呦的啟示

文友因網上一篇《尷尬中國人》,諷刺中國人對屠呦呦獲諾獎的複雜心情。屠呦呦究竟讓誰尷尬?文友指出,在村官已有博士文憑的今天,屠呦呦居然沒有博士學位;在中國科學殿堂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名單之中,找不到屠呦呦三個字;當中學生已經在炫耀留洋經歷,屠呦呦卻是一個未浸過鹹水的「土鱉」。在迷信博士學位、留學背景和院士頭銜的中國,她是標準的「三無人士」。

然而,屠呦呦的醫學研究成就,竟然得到諾獎,這就讓中國的評審機構、管理部門以及學術委員會感到尷尬!

事實上,當今中國,「博士」多在官場而不在高校。有學者甚至指出:有的官員連正式的大學畢業學歷都沒有,卻能一帆風順搞到「博士帽」,裏面的道理,你懂的。中國的「博士」雖超英趕美,可外國根本不把它當根葱,皆因其「含金量」是零;屠呦呦發現青蒿素是在文革政治紛亂時,她居然沒有分心,居然沒有染上官場好吹鑽營的心態,一心一意的研發中藥,終一鳴驚人!

社會風氣的厚薄,往往足以察知一代政治的得失,一時代之風氣決定一時代的命運。

五四那些年,人才輩出,有學者感喟:陳寅恪留學十多年,從未想拿個學位;梁宗岱到法國,大詩人瓦雷里叫他不要看重學位,果然他棄學位於不顧。至少當時中國的大學,做教授憑學問,不憑學位。

陳寅恪這位文史大師,其學問淵博之至,他把藏文、突厥文、波斯文、阿拉伯文、梵文、巴利文、希臘文、拉丁文等全部學了,因此成為解決中西交通及隋唐五代史種種難題的唯一專家。如此一線貫通的學問家,你頒個「博士」給他,說真的,是侮辱也!「三無人士」屠呦呦的成就,希望敲醒中國人尊崇名銜只看表面的虛榮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