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電影台詞是這麼說的:一次是偶然,兩次是必然,三次是命中注定。如此說來,作為本地龍頭學府的香港大學國際排名跌跌不休,就不是所謂「評分方法改變」,而是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是校園政治化的必然結果。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最新公布「全球最佳大學排行榜」,港大排名跳水式急插二十二位,由去年的四十二位跌至今年的六十四位,亞洲排名亦由去年的第三位跌至今年的第五位,被東京大學、北京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及清華大學拋離。而在不久前相繼公布的國際高等教育及人力資源研究機構QS及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榜上,港大名次同樣不升反跌,不是被本港其他院校趕上或超過,就是被內地大學後來居上,有人形容港大排名好似吃了瀉藥,可謂一針見血。
記得在徐立之當港大校長的年代,港大排名一度高踞全球第十八位,在亞洲則多次位居榜首。才不過幾年時間,港大的排名就淪落到如此不堪的地步,變化之快令人驚詫,更令人扼腕。孰令致之?港大發言人解釋,不同的大學排名機構或排名榜,在採納參考資料數據及分析方法上均有所不同;港大校長馬斐森亦歸咎於評分方法改變所致,言下之意,不是港大變得不濟,而是評分方式的問題。誠然,各種排名都有不同的評分方法,有出入誤差難以避免,但為何其他國際名校的排名總是變化不大?為何港大的排名卻如拋物線般下滑,而且不同機構用不同評分方法卻得出幾乎相同的下墜曲線?
也有人捕風捉影,指港大排名下跌是北京及港府干預學術自由、院校自主的結果。其實,為港大排名下跌找替罪羊不難,難在這種解釋根本經不起推敲,君不見,內地的北大及清華過去排名遠遠落後於港大,如今反超;新加坡實行威權統治,但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排名卻在標榜民主自由的港大之上,雙方差距還在不斷拉闊。很明顯,大學排名同政治制度沒有必然的關係,重要的是看一所大學的學術氣氛是否濃厚,老師是否認真教學及研究,學生是否認真讀書。港大的問題在於近年泛政治化,成為政治鬥爭的培訓所,從當年李克強總理到訪港大受衝擊,到去年港大成為佔中行動大本營,再到今次副校長風波,港大亂象紛紛,沒完沒了,當「明德格物」淪為「敗德亂物」,怎能不影響港大的形象,國際排名怎會不跌?
來說是非者,就是是非人。那些動輒批評北京政治干預的人,其實正是將政治引入校園的黑手,部分港大師生對港大排名連連下跌漠不關心,卻就副校長事件上綱上線,繼續搞風搞雨,簡直是唯恐天下不亂,這到底是愛港大還是害港大?他們到底想將港大推到甚麼方向?百年名校的港大,如今面對百年難得一見的亂局,這何嘗不是整個香港不斷沉淪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