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學生過別枝 教育產業枉自吹

曾幾何時,香港院校成為內地學生升學的熱門選擇,延攬了不少尖子,然而時移勢易,隨着內地學生逐漸走向國際,香港院校已失去光環,尤其是近年受到政治化困擾,國際排名下跌,更是令內地學生敬而遠之。

被視為升讀美國大學的學能傾向測驗(SAT)昨天在香港舉行,吸引逾萬名學生報考,當中近九成來自內地,是歷年來人數最多的一次。有位升學講座及教育博覽的參展商坦言,香港的大學名次不及美國,愈來愈多內地家長選擇後者,而且有年輕化趨勢,預料今年全國有四十多萬人赴美國升學,包括就讀中學,較去年增加一成至一成半。

可以見到,隨着內地經濟持續發展,家長的負擔能力增加,送子女到海外升學的熱潮方興未艾。單是美國,目前就讀於高校的中國留學生便有數十萬人;英國也差不多,英國政府甚至表明對中國留學生數量不設上限。

反觀香港院校逐漸被內地學生離棄,只能孤芳自賞。截至今年五月,內地申請來港就讀人數僅及去年的四分之一,而內地畢業生留港就業人數更不及去年的一成。年前有項調查顯示,超過八成半內地學生希望到海外升學,其中以歐美為首選,香港在十個選擇中排名最低,這已足以說明一切。

香港院校不再受內地學生歡迎,也許有很多原因,包括港元強勢削弱學費競爭力、就業前景欠佳、發展空間有限等等,但歸根究柢還是政治因素作怪。有位曾在港大任教三年的中國科學院研究員表示,本來很喜歡香港學生的求學態度和民主精神,可惜近年許多事情被政治化,特別是日前港大學生會會長馮敬恩不遵守校委會集體保密制,違反合約精神,破壞香港優良傳統,更是令他深懷戒心,不希望女兒來港升學,轉而考慮往美國留學,以擴闊視野。

事實上,在一片政治化的狂熱之中,整個社會紛紛擾擾,校園當然也不可能寧靜。無論是連串反水貨客活動,還是罷課及佔領之亂,都使中港矛盾急劇惡化,令內地學生敬而遠之。在外界眼中,香港院校已成為「重政治,輕學術」的代名詞,教師不務正業,學生醉心街頭,導致教學水平每況愈下,國際排名跌跌不休,內地家長及學生會如何選擇,已不言而喻。以港大法律學院為例,過去號稱本地「一哥」,惟近年在陳文敏及戴耀廷等人操弄之下,搞政治多過教書,導致「研究評審工作」的成績竟被成立僅十年的中大法律學院遠遠拋離,可謂莫大的諷刺。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港大在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學排行榜中連跌五年,連亞洲三甲位置也不保,絕不是沒有原因。難為前朝貪曾政府誇誇其談,揚言要發展教育產業,打造區域教育樞紐,簡直幼稚可笑。怕只怕,香港院校自我墮落,遲早淪為三、四流貨色,教育樞紐云乎哉!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