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極端組織「伊斯蘭國」,俄羅斯再次表態支持敍利亞阿薩德政權,向該國派出坦克和戰機,試圖提出「協調框架」解決衝突,並在敍利亞境內進行空襲。同時,法國空軍首次對敍利亞境內的「伊斯蘭國」武裝力量實施空襲,美國也為此推出「新戰略」。隨着北約和俄羅斯加大軍事干預,敍利亞正在成為俄美博弈的新焦點。
由於美國領導打擊「伊斯蘭國」聯盟的清剿行動不奏效,敍利亞難民問題衝擊歐洲,引發歐洲國家不滿,致使美國在敍利亞問題上不得不對俄羅斯讓步,給俄羅斯留出空間,乘機增強在敍利亞的軍事存在。普京這種表態,藉機說明俄國在敍利亞問題上的作用,也借力緩解另一條戰線烏克蘭的壓力。
普京若能在敍利亞加強軍事存在,對保護俄國勢力範圍當然很有好處。例如塔爾圖斯軍港(敍利亞第二大港口,是俄國海軍在前蘇聯地區以外目前唯一的軍事基地)一旦丟失,對其大國地位將是嚴重打擊。至於烏克蘭的對抗,在格局上是聯盟對抗(北約),俄國若可在敍利亞產生軍事作用,將能在歐洲方向紓緩北約對自己產生的軍事壓力。
可是從兩國的戰略層次來看,「伊斯蘭國」只是問題表面,而不是全部。美國在努力確保自己在這個地區原來的主導作用,俄羅斯則通過擴大軍事力量,保證自己的傳統戰略空間。對中國而言,這是活生生大國博弈和恐怖主義問題的結合,在「一帶一路」的地圖上並不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