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跳至主目錄​

探射燈:港規管漏招包裝食品多瞞產地

早前網上流傳一張大米照片,指包裝袋上原本印有「泰國香米」字眼,之後「泰國」兩字被刪走,惹來網民熱議。本報巡查市面銷售的多種食品,發現不少預先包裝食品如食油、糖、鹽及大米等,都無列明產地來源。有聲稱天然澳洲燕麥,卻是於馬來西亞生產;又有意大利橄欖油其實只於意大利包裝,易令人混淆。食環署承認根據《食物及藥物(成分組合及標籤)規例》,預先包裝食物並非一定要列明產地,消費者買食材隨時要「靠估」。

該張並無「泰國」兩字的食米相片,於網上流傳後,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公開指出,現行法例並無規管食米必須標示出產地,若有生產商標明食米產自泰國等地,就受《商品說明條例》規管,不可用其他產地米取代。

常見於米油鹽糖

記者巡視本港多個超市及零售店,發現不少預先包裝食品,例如白糖、食鹽、食油、零食及大米等,都只有製造商或包裝商的名稱及地址,卻無列出產地來源,根本不知於甚麼地方生產。

記者發現食米及食油,「產地資料欠奉」的情況較常見。其中有珍珠米的包裝寫有日文字句,但包裝上無產地資料,僅列出代理商公司名稱及地址,但零售商卻於貨架價錢標籤,指珍珠米的產地為越南;另外,多個牌子的食油都未有透露產地,亦有標榜較健康的橄欖油或葡萄籽油,包裝貼紙上稱於意大利包裝或入口,並有包裝商及分銷商資料,但產地資料卻欠奉。

「無寫通常內地造」

記者拿着一支僅稱香港包裝的芥花籽葡萄籽油,向超市職員查詢產地,職員先到貨倉翻查無果,再代為致電產品經銷商的顧客服務熱線,但對方查詢良久,始終無法講出產地來源,超市職員按捺不住:「你問到未呀?唔通要個客嘥時間喺度等你呀?」最終亦無法查出產地何在。

部分預先包裝食品更令消費者混淆或難以辨別,例如有聲稱是用百分百天然澳洲燕麥所做的麥皮,但包裝的另一面卻寫上馬來西亞生產及包裝;亦有奶粉包裝上強調由新西蘭牛奶製成,同樣沒有列出產地來源,而包裝商則位於馬來西亞。

記者在超市貨架上找到多款食鹽,均未有寫出產地何處,僅稱於香港包裝,遂向超市職員查詢食鹽的產地何在。「其實無寫產地嗰啲,通常都係內地造喇!」職員淡淡然「道破」包裝無產地之謎。記者再向職員詢問一包裝砂糖的產地,職員致電貨庫同事查問,最後亦無法查出產地。

非強制列明要靠估

本報向有關食品的經銷商查詢,其中一間包裝無產地資料的零食代理商發言人承認,產品於內地中山自設廠房生產,「根據食環署規定,喺包裝袋印有包裝地點資料就可以,唔列出產地唔違反規例。」另一間大米生產商指出,大米來自不同產區。立法會議員王國興表示,食品商未列明產地資料,令消費者對食品的認知猶如「靠估」。

食環署發言人承認,根據《食物及藥物(成分組合及標籤)規例》,任何人在港出售預先包裝食物,須列明一系列資料,包括製造商或包裝商的全名,及其註冊的全址,否則可被罰款最高五萬元及監禁六個月,但並非一定要列明產地。消委會發言人表示,該會並未就此作分類,所以未能提供數字。

文/圖:專案組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電 郵: news@opg.com.hk網上爆料
傳 真: (852) 3600 8800手機網站: m.on.cc
SMS: (852) 6500 6500MMS: ireport@on.cc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
本網站已採納無障礙網頁設計。如閣下對此網站在使用上有任何查詢或意見,請以下列方式聯絡我們。 電郵 : enquiry@on.cc
東方日報香港人的報紙 必然首選 連續49年銷量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