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飄移」事件,揭發路政署私自更改填海工序,將原來主要採用鋼圓筒海堤,偷偷改為半鋼筒、半拋石海堤,被質疑違反環境許可證條件。路政署昨日死撐有關改動僅屬工程細節,並已通知環境保護署有關改動,沒有違反環境許可證條件。署長劉家強更辯稱,若事事公布會牽涉好多事!多個環保團體批評當局「唧牙膏式」交代事件、諸多隱瞞、大話連篇,擔心日後若各部門擅自改動工程細節又「怕麻煩」不公布不諮詢,等同自把自為「無王管」。
路政署前日回覆本報時表示,承建商乃根據合約機制改動工程細節,並有工程師根據合約條款審批有關改變,不涉及改動環評報告,故毋須進行公眾諮詢及提交立法會審議。
劉家強昨早再於多個電台節目解釋,指工程不時會有輕微改動,若事事公布會牽涉好多事。他又指拋石海堤同樣環保,會先以碎石樁加固淤泥層,再在上面放置碎石堆形成海堤再填海,不涉及浚挖淤泥。
路政署晚上再發新聞稿解畫,指○九年獲批的環境許可證,准許當局使用傳統的浚挖式建造海堤。當局其後發現可使用更環保的不浚挖式海堤,故一○年再獲環保署批准五點一公里海堤採用鋼筒樁、一公里採用拋石海堤。但隨着機場跑道關閉時間愈來愈少,令承建商難以進行鋼筒樁工程,故再將一點五公里海堤由鋼筒式改為拋石式。當局諮詢環保署後,環保署認為兩種方式均不涉及浚挖,無改動環評報告,故毋須申請修改環境許可證。
環保署亦證實,在一○年批准路政署更改環境許可證規定,使用更環保、毋須浚挖的鋼筒混合拋石方式填海,並已於一三年七月十八日,收到路政署有關工程的最新施工詳情報告。
環保觸覺總幹事譚凱邦轟當局「唧牙膏式」交代事件:「好離譜!政府當初開晒記者會講到好威,話自己首次用鋼筒樁好環保,點知轉個頭偷偷地將一部分改用拋石。」他質疑拋石海堤非當局形容般環保,因淤泥無「鋼筒樁」圍封,填海用的惰性建築廢料甚至海底淤泥有機會溢出,污染水質。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助理環境保護經理(海洋)李美華,亦不滿當局改動工程工序時無諮詢環團及公眾,「無人揭發飄移事件係咪唔打算公開?改動理由亦極唔合理,機場有高度限制、飛機升降量一早知,點解當初評估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