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致遠:長期政爭 民不聊生

為了逃離中東戰禍,不少敍利亞和阿富汗難民爭相偷渡到歐洲,希望找到安定和平的社會重建家園。不過,曾聲言能大量接收難民的德國最終都明白自身限制,要歐洲各國共同找新辦法處理難民問題。

九月初,坐橡皮艇往土耳其的難民,包括死於附近海邊的三歲男孩。這紅衣藍褲的小孩伏屍於沙灘岸邊,雙手下垂,面朝向沙中,傳媒刊登這慘不忍睹相片後,震撼國際人心,連原來不想難民湧來的德國,也大開中門。

但面對中東難民大量湧入,德國都招架不住了。慕尼黑警方發言人早前都坦白講:「我們的承受能力很明顯地已經到了極限,要幫助他們,給所有人找到住房非常困難。」德國後來宣布,與奧地利接壤邊境地區需要暫時恢復邊境檢查,又要求歐盟成員攤分收容難民名額。換句話講,德國已為難民設下屏障。好明顯,德國人好清楚,獨撐有極大限制,根本無法獨力長期接收難民。

不少例子說明,一個國家或地區如果政局不穩,甚至有戰亂,是會導致生靈塗炭,家破人亡。如果一個地區,長時間處於政治爭拗,也會嚴重影響社會發展及導致民不聊生,就如過往的南韓、今日的台灣及香港。而南韓的經驗指出,如果大家能跳出政治爭拗,社會的發展是可以突飛猛進的。如何走出政治困局,就要看各政治陣營,能否有適度的政治胸襟、高瞻遠矚的視野。

香港回歸後政治爭拗不斷,已經浪費不少光陰,是時候大家放棄無謂意氣之爭,重拾共同目標及理想,使香港能再一次展現「東方之珠」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