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曾經係璀璨耀目嘅東方之珠,享有「購物天堂」、「美食天堂」等美譽,可惜近年每況愈下,做唔到購物天堂、美食天堂,反而做咗「慈善欺詐天堂」,真係想唔認沉淪都唔得。
嗱,香港多咗個咁矚目嘅外號,唔係功夫茶改(口架),而係外國人封嘅。美國財經雜誌《福布斯》發表題為「香港是否慈善欺詐天堂?當然有可能」嘅文章,質疑本港現時有逾八千個註冊慈善團體,估計另有千多個無註冊,而每年又有約四百個新成立,數目眾多,泥沙俱下,市民難以辨別邊啲機構值得捐款或相信。文章又引述身兼社聯主席及法律改革委員會慈善組織小組主席陳智思指,慈善團體應該要有更高透明度,建議將籌款許可申請程序標準化及所有活躍慈善團體均需註冊,加強監管。
正所謂,樹大有枯枝,族大有乞兒。慈善募捐淪為騙徒斂財途徑,已經唔係新聞咯。唔少慈善團體都係掛羊頭、賣狗肉,表面濟世為懷,實際欺世盜名,利用市民嘅善心,四處募捐,招搖撞騙,搞到烏煙瘴氣,亂象叢生。咁多年嚟,社會不斷要求當局加強監管,可惜港府一直充耳不聞,家陣連外國雜誌都睇唔過眼,唔知一向媚洋崇外嘅港產官僚會唔會腳軟補鑊呢?
講嚟講去,都係官僚失職種下嘅禍根。本港慈善團體近年不斷增加,每年總籌款額達到數以百億元計,但係港府居然放任自流,既無法例監管,又無部門專責管理,更加無規定團體必須對外披露財政及善款去向,漏洞多多,等於開門揖盜,唔出事至奇喇。鑑於民間聲音強烈,法改委早年曾經推出諮詢文件建議加強監管慈善團體,包括設立慈善事務公署統一規管,限制近年盛行嘅搵長者進行街頭募捐活動,以及規定進行公眾籌款嘅慈善團體必須註冊並每年提交財務報告等等,可惜當局闊佬懶理,有關建議至今依然石沉大海,不了了之。家陣有人重提建議,固然用心良苦,不過對住呢班懶散官僚,睇怕又係對牛彈琴嘅咋!
所以話啫,「偽善團體」之所以能夠渾水摸魚,大發「善」財,立心不良嘅奸狡之徒固然係主犯,尸位素餐嘅無能官僚亦係幫兇。市民嘅愛心被糟蹋,浪費金錢仲係事小,影響本港慈善事業發展,咁就事大。大家都聽過「劣幣驅逐良幣」(口架)啦,善慈團體良莠不齊,真假難分,難免打擊市民捐款意欲,最終又係弱勢群體受害嘅咋。
咁講喇,偽善官僚同偽善團體係一根毒藤上長出嘅兩條歪瓜,一個呃公帑,一個呃捐款,一樣都係騙子。最慘嘅係香港,畀班神棍搞到烏煙瘴氣,慈善欺詐天堂名震全球冇乜出奇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