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歐洲難民潮 美國應承擔

在電視上連日看到敍利亞和北非等國的難民湧向歐洲,不少人因而葬身海底。一個三歲的小難民伏屍土耳其沙灘的相片,更是牽動萬千人善良的心。我們這些經歷過抗日戰爭逃難的人,更加浮想聯翩,回憶起昔年民族苦難的歲月,同情之心,油然而生。

搞風搞雨 難民之源

俗語有云:「寧為和平犬,不作亂世民。」由於美國干預中東若干國家的內政,恐怖組織「伊斯蘭國」因而乘機興起。「伊斯蘭國」攻城奪地、趁火打劫、亂殺無辜,結果導致中東戰亂不休,無辜人民被迫顛沛流離,淪為遠離家園的難民。這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情景,既使世界各地的人生出惻隱之心,也更加認識到和平之可貴。

對於湧入的難民,歐洲各國從人道主義出發,予以收留,但各國的取向有所不同。德國政府和人民最富同情心,去年已收留約二十萬的難民,今年預計將再收留八十萬。德國人深受二戰禍害,而且是對發動戰爭的罪魁禍首希特拉政權反省和批判最徹底的國家。因此,德國舉國上下都對接收難民採取人道主義的態度。英國人則自私得多,接收難民的數字遠低於德、法以至瑞典等國家。

其實,美國人最應該接收更多難民。因為正是美國在中東、北非搞風搞雨,造成當地政局動盪不已,這是難民出逃之源。一如早年美國參與越南戰爭,造成大量越南船民逃港一樣。而美國當年卻是像擠牙膏一樣,僅僅接收少量難民,讓香港獨力承受難民湧至的壓力。

難民是戰爭的產物。沒有經歷戰禍,不知逃難的顛沛流離之苦。一九四四年,日本侵略軍作垂死掙扎,企圖打通粵漢鐵路,從已經淪陷的長沙和廣州兩路進軍。當年,我正在粵北與湖南毗鄰的坪石讀書,被迫以徒步為主的向東北粵逃難,歷盡艱辛,終於到達粵東北的梅縣,最後在梅縣迎接抗戰勝利。

九月三日,我在天安門廣場觀看閱兵儀式,的確感慨萬千。我們分享勝利喜悅的同時,也體會到勝利得來不易。今天,祖國不僅是治療好了戰亂的創傷,也建設得能夠屹立在世界強國之林。我們的強大,是為了捍衞世界和平,而不是為了稱王稱霸。

罪魁禍首 非美莫屬

歐洲難民潮成為國際頭條新聞,難民湧進歐洲則成為歐盟各國為「道義責任」發生爭議的根源。相比之下,美國因為遠離難民出走的路線,可以樂於「隔海觀火」,擺出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

二戰以後七十年的今天,雖然並沒有大戰,但由於美國屢次干涉他國內政,進兵阿富汗、伊拉克,又介入敍利亞的內戰,並在北非的埃及、突尼斯等地搞風搞雨,製造「顏色革命」,支一派、打一派。因此,論罪魁禍首,非美國莫屬。

如果政局安定,戰亂平息,誰願意千里跋涉、生死難卜地去當難民?正所謂「慶父不死,魯難未已」,造成難民潮的根源,在於美國的大國霸權主義。

今天歐洲難民潮既起,各個大國應該共商處理之道。從人道主義出發,近鄰的歐盟國家當然責無旁貸。但美國應該作為第二收容地,將歐盟收容的難民,有序地轉送美國。事實上,美國地大物博,又有經濟實力,理應承擔這個道義責任。

可惜,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卻認為,德國願多收難民,反而鼓勵難民進歐,並危言聳聽地說,難民陸續湧入,歐洲人會變成歐陸的少數民族。由此可見,歐洲難民問題已經帶有很大的爭議性和國際性,需要聯合國參與,認真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