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三國峰會露曙光 三邊關係改善難

一度被認為遙遙無期的中日韓峰會,近日又突然露出了一絲曙光。南韓外交部宣稱,為籌備中日韓三國峰會,三國外交部副司長級官員將於本月十五日在首爾召開預備會,三方將就峰會日期等具體事務進行磋商。但三國峰會今秋能否如期舉行,中日、韓日雙邊關係會否回暖,則尚是未知之數。

主權爭議 中斷至今

恢復中日韓峰會建議,是南韓總統朴槿惠出席北京紀念抗戰勝利七十周年期間,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談時提出的。兩國均認為,為了東北亞和平與安定,中日韓三方有必要發展合作關係,中韓雙方並希望三國峰會能於今年十月底或十一月初在南韓舉行。對此,近年備受中韓「冷遇」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亦表現出相當「歡迎」的態度,日方更聲稱「中韓推薦的日期對日方也很合適」,希望三方能夠就具體日程展開磋商,以促成三國領導人會議早日實現。

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一九九九年首次舉行,自二○○八年起改為每年分別在三國輪流舉行,二○一二年五月第五次三國首腦峰會在北京結束後,因同年九月日本政府對釣魚島實施所謂「國有化」而導致中日關係迅速惡化,三國首腦峰會也因彼此的歷史認知和主權爭議而中斷至今。

其實,在朴槿惠提議恢復中日韓峰會之前,今年三月中日韓三國外長會晤時亦曾達成共識,並決定在「三國均方便時」舉行三國首腦峰會,不過,當時三國外長均互相打太極,甚麼三國方便、何時方便?既內容空泛,亦無明確時間表。在中日韓官方交往中,三國外長會議是最核心的互動,也是三邊關係好轉的重要標誌,更是三國首腦會晤的基礎。

中日韓三國互為近鄰,同屬東方文明,本應和睦共處,可惜由於歷史問題和領土糾紛的干擾,三國合作備受影響,不但中日韓自貿區談判因此受阻,本該每年舉行一次的三國外長會議也因此中斷了三年。

正視歷史 開闢未來

要深化中日韓合作、改善三邊關係,三國間良好的雙邊關係是至為重要的基礎。目前,中韓關係持續升溫、愈走愈近,中日和韓日之間關係卻不進反退、漸行漸遠,尤其是安倍二○一二年重新執政以來,罔顧受害國人民的感受,歪曲侵略歷史、參拜靖國神社、解禁集體自衞權,不斷刺激中韓等國的敏感神經,令中日、韓日關係一度陷入了冰點,三國首腦峰會也因此擱淺。

當今,三邊關係的最大障礙出自日本,核心是歷史問題,彼此只有「正視歷史,開闢未來」,才能確保三國合作健康穩定地發展。

所謂「正視歷史」就是不能否認過去的侵略史實和殖民統治,不能迴避理應擔負的歷史責任,而「開闢未來」則是要在正視歷史的基礎上,不斷建立和積累相互信任,增進民眾間的了解與認知。可以說,這是穩定三國關係的基石,也是推進雙邊關係、加強三國合作的必由之路。

中日韓三國峰會籌備會預定本月十五日在首爾召開,屆時,中國外交部亞洲司副司長黃溪連、南韓東北亞局審議官鄭炳元,以及日本外務省亞太局審議官犁田和也,將會齊齊出席,並將為峰會鋪路搭橋。中日韓首腦峰會若能重啟,無疑將為三邊關係的發展帶來契機,也將為東北亞的和平、穩定和繁榮帶來佳音。

問題是,當下中日關係依然脆弱,韓日關係依然緊張,如果安倍晉三在歷史認知上依然固執己見、冥頑不靈,即使三國領導人聚首一堂,也難以指望三邊關係會有甚麼突破性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