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競爭力每況愈下,邊緣化危機日甚一日,從兩大跨境工程全部拖後腿可見一斑。
從海上撐起港珠澳大橋的二百零八個橋壆昨日全部完工,工程轉入鋼箱樑吊裝程序,好比百米賽跑到了最後衝刺階段。珠海當局揚言大橋的內地主要工程明年完工,下一步是研究如何推進通關便利。不過港府方面並沒有這個底氣,有關官員聲言項目涉及工程技術上的諸多挑戰,年底評估工程進度及完工日期,其實是暗示大橋香港段不可能於明年年底同步完工。
大型工程出現延誤並非罕見,尤其是跨海工程涉及地質、水文、天氣、航道等等,令工程出現不可測因素。但對香港而言,影響大橋施工進度的政治性困難明顯超過了技術性困難,導致好事多磨。經過多年的醞釀、論證,項目於○九年底展開,不料不懷好意的政客唆使東涌居民就工程環評問題提出司法覆核,儘管港府最終打贏官司,卻付出六十五億元的額外開支,工程進度更因此拖遲差不多兩年時間。事後當局全力追趕,可惜工程一旦落後於人,想追趕並不容易,還造成了多宗工業意外,甚至埋下工程質量安全隱患。
因政治干擾造成工程延誤、公帑損失,令人扼腕。眾所周知,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本港已有人提出港珠澳大橋計劃,其時香港是內地唯一對外窗口及橋樑,物流業蓬勃。時移勢易,香港早已失去世界第一貨櫃港的地位,吞吐量先後被上海、深圳、廣州、寧波等內地港口超過,大橋建成後面對物流不足的問題,隨時淪為大白象。
同病相憐的還有高鐵工程。當初菜園村拆遷糾紛本已拖延工程進度,而港府監管不力,港鐵隱瞞真相,致使高鐵工程一波三折,醜聞頻爆,延誤與超支問題不斷惡化,並在反對派的窮追猛打之下,形成惡性循環。高鐵工程原擬今年底完工,早前推遲到一七年,後來又說延至一八年秋季,但由於整體工程進度仍慢於預期,最新消息是一八年通車都難以樂觀,令人氣餒。與此同時,高鐵建造成本不斷飆升,由最初預算的六百五十億元增至八百五十三億元,增幅高達三成,最終埋單計數恐怕還會進一步增加。相比之下,比香港段長約四倍的高鐵廣深段早已完工,各項配套亦已完善,香港再一次拖後腿。
高鐵延誤超支還在其次,最令人擔心的還是「一地兩檢」問題政治化,致使高鐵得物無所用。理論上,高鐵九龍站是起點,當然是在香港「一地兩檢」較方便,不過內地人員在香港執法勢必引起司法管轄權爭拗,這個問題解決不了,只能兩地兩檢,那麼高鐵就變成慢鐵,比目前的直通車還不如,那才是最大的笑話。
花開堪折不去折,直待無花空折枝。港珠澳大橋及高鐵錯失良機,齊齊拖後腿,既是基建發展落後的表現,更是港府施政無能、蹉跎歲月的縮影,香港怎麼可能不被邊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