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政改泡湯,二○一七年的香港行政長官產生方式將延用二○一二年的「模式」,由一千二百人組成的「小圈子」選舉產生,普羅大眾與之無緣。不過,香港的民主普選文化已有相當發展,民智已開,公民社會逐漸成熟,像行政長官「小圈子選舉」也不能「置身於民意監督」之外,要和「民意民情互動」,不可完全「閉門選特首」。因此,二○一二年那次,朝廷前所未有的提出「小圈子」產生的特首必須符合三個條件:一是必須愛國愛港;二是要有較強的能力;三是要有較高的社會認受性、民意支持度。
這是「選舉進步」,有了這三條,就在「小圈子」選特首中引入了競爭。那次選舉,「小圈子」中分化出了同屬「愛國愛港」、支持唐英年的「唐營」和支持梁振英的「梁營」。雙方為了表現自己的能力強過對手,表現「社會認受性」高過對手,就要在社會上爭取民意支持,以影響朝廷和「小圈子」選委們對自己的觀感。
一千二百人的選委會大部分是建制派、愛國愛港陣營人士,真正能夠形成競爭的人選又是在共同的政治營壘內產生,建制派、愛國愛港陣營的分化不可避免。這樣的「分化」如果只是在「選舉特首」時那還好辦,如果一直影響到「選出特首」之後,那就很麻煩,就會大大干擾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的施政,干擾建制派、愛國愛港陣營的「精誠團結」。這樣的矛盾,建制派、愛國愛港陣營自己解決不了,一定要朝廷出面「做工作」,或思想教育,或組織紀律,或政經利誘多管齊下,予以擺平。
這種麻煩,二○一二年之前沒有那麼明顯和嚴重,且無「唐營」、「梁營」之分。那麼,二○一七年要延續二○一二年的「模式」,結果會如何呢?建制派會不會舊傷未愈,新創又生,分化再分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