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要求教育局統一安排為全港學校分批分期驗水,以釋除師生及家長的憂慮,實屬合情合理,相信最終亦勢在必行。其實,為全港學校驗水有幾難呢?
表面看,雖然全港有數以千計的中小學,後者更有半日制的下午校,而且為數不少,但以本港檢測及認證產業近年的發展,實力不容低估,連同政府及院校的制度力量,為學校有秩序地驗水,徹底掌握實況,應是負責任政府責無旁貸的事。只要積極考慮,總有辦法解決,何況特區政府財政儲備豐厚,在危機時期,用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的口頭禪,就是「應使則使」。教育局以專項撥款形式,支援學校驗水,應是順理成章的事。
以為數千名受鉛水影響的公屋居民驗血為例,雖然公立醫院抽血人手緊張,輪候時間較長,但可借助私家醫院的實力,以紓緩緊張度。經過食物及衞生局的努力協調,並增撥專款運用,最終覓得多間私院參與驗血。未來倘若情勢進一步緊張,甚至可以考慮跨境助力。
「鉛水事件」延續至今,政府的危機應變策略確有改善的必要,尤其是資訊發放混亂,令公眾無所適從,間接令謠傳滿天飛,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及受影響居民的不滿。早前天津大爆炸事故之後,亦導致市內居民的驚恐,最後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對善後工作提出七大要求,其中一條直指加強訊息發布和輿論工作按及時、準確、公開透明的原則,主動發布事故及其處置的準確權威訊息,積極回應群眾關切,非常有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