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青年問題成為社會熱點。主要原因,是由於不少社會問題均涉及到青年人,尤其一些激烈行動或衝擊事件,他們不僅往往衝到最前,而且擔當「主力軍」,成為社會不穩定的最大隱憂。因此,如何能夠令到青年人的衝勁用於正途,把他們的「負能量」轉變成「正能量」,的確值得深入探討。
有社會工作者形容,現時的青少年很多是屬於「三無」一代。所謂「三無」,即「無根、無望、無目標」。造成這現象,是因不少青少年生長在「空巢」家庭,即父母離異或為找生計而無暇照顧他們,任由自生自滅,令他們心中「無根」;此外,有些孩子讀書不成,學業不濟,眼見與其他孩子差距愈拉愈遠,漸漸便會失去理想和動力,變得心中「無望」;當他們失去學習的積極性和鬥志,但生活上又不愁兩餐的時候,便很容易成為「無目標」一族。
上述的分析不無道理,但青少年的成長過程,受很多主觀和客觀因素交叉影響的,對他們的評價不宜「先入為主」。筆者反而覺得,我們關心青年人,但是到底對現時的青年人認識有多少?對他們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了解又有多少?如果缺乏認知,就很難對症下藥。要了解他們,首先就要懂得與他們溝通。
聽過不少家長抱怨,自從互聯網和智能手機普及後,現時的年輕人幾乎全部都做了「低頭族」,不論身在何處,都只顧低頭對着手機,愈來愈難溝通。筆者對此並不認同,反而覺得現時與年輕人溝通比以前容易了,何解?明天續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