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紅雨,等了二十分鐘,上了的士,認識了暢婆婆,她七十二歲,退休司機,六十五歲考獲的士牌。現在得閒揸的士,揸兩個鐘後,約埋班資深的士司機,飲茶兩個鐘,飯後再開車兩個鐘,之後收工。她說,退休後,在家很悶,身體也病痛多了,後來揸的士,多了活動,也識了很多朋友,不再悶在家裏,人開心多咗,身體也健康咗。
暢婆婆強調她不會領取綜援,因她不想依賴政府,所以自力更生、努力工作為生活,但她一定會攞生果金,因這是每個長者的權利,生果金是政府代表社會向長者表示尊敬。聽暢婆婆一番話,她完全表現出香港精神:第一、香港人都是辛勤工作,為自己及家庭去奮鬥,不希望靠別人;第二、重視社會上每個人的權益,政府及社會有責任給予市民生活上應有的保障,不被歧視;第三、香港人追求和諧,人際間互相關懷,互相幫助,我們希望建立一個同舟共濟的社會。
可惜今日香港,暢婆婆身上的香港精神,似乎漸漸失退。每天我們在電視新聞上看到的,都是政治爭拗,大家說了道理一大遍,其實只是為爭拗而強詞奪理,說得白一點,都是政治騷,為的是自己的政治利益。
我們有一個更重要的香港價值,就是勇於面對困難,在困境中尋找突破,所以過往數十年,香港面對過多次政治、經濟或社會危機,最後都能共同度過。
今日的香港,同樣面對多方面困難,但我們並沒有體現同舟共濟精神,只是互相指罵,將責任歸咎別人。所以我們只有爭拗,但沒有出路,社會發展停滯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