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洪水橋規劃落後

政府要發展洪水橋,公開的規劃還是傳統一套思維,只是列出土地利用的規劃,沒有提出洪水橋地區的發展理念、發展模式,以及洪水橋在香港整體,或至少在新界區內的發展角色與作用。香港的規劃仍停留在殖民地時代的落後傳統,我們難以期待這些官僚拿出怎樣更具現實和發展意義的規劃來。只是發展局局長任由官僚們蕭規曹隨,堅持殖民地時代的一套,令人失望。

政府的土地利用規劃,主要是房屋規劃,包括公屋與私樓。從物流發展的土地劃撥所見,規劃官員並不知道現實經濟情況,他們竟然不知香港的轉運作用已日薄西山,過境的貨櫃車數目大減。當年建西部通道以方便貨櫃車深港往來的目的已失落,西部通道的功能已轉變。但在這麼多年後的今天,官僚們還在癡人說夢地把洪水橋的產業經濟功能定位為物流,實在令人驚訝!

洪水橋的發展是作為新市鎮,要吸取天水圍、屯門的規劃錯誤,不能變成屋邨城市,而應有本地就業機會。但政府提出的就業創造,一是物流,這相等於當年規劃屯門時以為能夠發展製造業那樣與市場脫節;二是預留土地供商貿活動,卻只是預留,不是從開始便規劃,顯然官僚們還不敢確定洪水橋的住宅發展,能否產生出足以支撐商貿發展的消費需求。

以天水圍或屯門的經驗為例,以公屋為主的住宅區不可能產生出巨大消費需求。若沒有外來因素,這種住宅主導的新市鎮發展,怎樣擺脫天水圍、屯門現時的困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