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間香港發生了一宗接一宗的大新聞。本來,兩位局長同時離任絕對是重大事件,畢竟兩位都不是一般的局長。一位是港英時期由政務官體系出身,回歸後順利過渡且平步青雲;一位則是由火紅年代左派的中堅,回歸後才踏上仕途,如今雙雙言退,簡單來看可以純粹是歸園田居,但在香港複雜的政治環境下,亦象徵兩條不同路線的人選擇離開或「被離開」……複雜!不過,就算再複雜,其代表性也不及另一宗新聞──四十名啟晴邨居民血液樣本證實含鉛量超標。而更令人憂慮的是受害人除了小童,更有正餵母乳的婦女。
我七月十五日於本欄《是表現「急市民所急」的時候》文中已向政府提出:「萬一出現(含鉛)『陽性反應』的個案,到底對市民有何影響?最嚴重會出現甚麼情況?對於孕婦、嬰兒等高危一族,政府部門如何協助?必要時,會否為他們安排短期的住宿呢?」足足有超過一星期的時間準備,作為一個涉及人命的危機,一個星期是非常充裕,但政府昨天公布消息時,就像事前完全沒有準備,就連最基本的智力體能檢驗也要安排在周末才進行,其他如更換喉管安排、住宿安排等統統沒有提及,就像是見步行步,效率之慢實在枉稱為國際大都市。
須知道,這次危機之大,是現時仍未知問題會發酵到多大!首先,幾乎可以肯定,小童體內含鉛量超標是由於食水所致,往後的申索賠償甚至長遠的訴訟是必然之事;其次,到底這些令人體內含鉛超標的住宅單位,是否仍然適合居住,如適合,理據何在?如不適合,政府又有何住宿的安排?而更重要是由總承辦商、水喉工程大判以至水喉匠負責的工程遍布港九公私營住宅甚至醫院,若果情況繼續惡化,足以令政府陷入前所未見的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