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報業集團早前獨家報道一名內地女遊客在本港購買一支售價一萬九千八百元的「天價」黑鬼油事件,惹起各界高度關注。內地官方傳媒昨發表評論員文章時也引述有關個案,指在香港購藥並非萬無一失,部分香港商家不斷透支「購物天堂」金漆招牌的信用,打擊內地遊客赴港旅遊購物的意願,又指香港旅遊業正在走下坡,商家只有做到誠實待客,才能贏回好口碑。
該篇官媒評論員文章指,香港的藥品雖然價格便宜質量好,一直排在內地旅客「購物清單」的前列,惟在港買藥亦非萬無一失,近期接連出現「天價藥」事件,並以本月十八日《太陽報》的頭版報道為例,指來自福建的鄭女士在未有詢問價錢的情況下,在銅鑼灣一間藥房購買兩支「黑鬼油」,原因是她早前從網上獲得資訊,每支藥油的價格應少於兩百港元,豈料以信用卡簽帳後,兩支黑鬼油的價格合共三萬九千六百元,即每支為一萬九千八百元;鄭要求退貨被拒,於是報警求助,惟該店店員出示貼有「19800」價錢牌的藥油,警方最終調解不果,鄭女士只好向消費者委員會投訴後,悻悻然離港。
文章指,香港號稱「購物天堂」,本應貨真價實,卻屢次出現傷了「顧客的心」的事件,又引述內地網民指,到部分香港藥房購物,一不小心便中招「買貴了、買錯了、買山寨了,等發現時已回內地。要投訴要退換很難。」
該文章又提醒旅客,指根據香港法例,「藥房」或「藥店」兩個字眼必須經衞生署註冊後才可使用,部分藥店以「藥坊」或「藥業」為名,可能是未經衞生署註冊,而用「政府註冊」、「免稅」及「正」等字作招牌亦不可輕信,原因是「政府註冊」極有可能只代表已領取商業登記證。
本港立法會旅遊界議員姚思榮指,「天價藥油」事件經傳媒報道後,在內地早已「一傳十、十傳百」,現再經內地官方媒體報道,滲透性更高,對本港「購物天堂」的聲譽帶來更大影響,批評有關商家走法律罅的行為可恥,應予以強烈譴責,要求執法部門盡快堵塞漏洞,以挽回本港旅遊業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