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五年七月十一日,柴灣漁灣邨漁順樓發生大火,因屋邨走火通道設計有問題,令到消防車的行動受阻,嚴重影響救援,多人被困需消防員冒險爬外牆「一個撐着一個」救人,最後釀成兩死十二傷的慘劇。事後一眾官員落區召開居民大會,以圖向怒不可遏的邨民「解畫」,結果引來市民「起哄」,包圍官員「喊打」。此後,港英年代就甚少在不適當的時候,辦這種牽動情緒的居民大會。
日前,政府在葵聯邨舉行居民大會,多個部門的官員在區內解畫,結果引來很多居民到來聲討,在傳媒鏡頭的「支持」下,居民的情緒更為熾熱。其中有焦急的父母,抱着女孩到來質問官員,擔心女兒身中「鉛」毒。另外,不同政黨亦到場展示「實力」,甚至有政黨中人包圍官員的座駕阻止離開,情況甚有一九九五年的影子。
在今天資訊發達的年代,向公眾交代是必須的,但在這次事件上,政府有很多途徑去表現對市民的關懷以及對事件的重視。例如身體檢查,由於現在很多受影響的邨民,最關心的就是在長期飲用「含鉛水」後對身體的影響,故希望有一個快速但詳盡的體檢。根據數字,現時有四百人登記驗血,而當中更有三百多人是小孩,可見市民之憂慮。
但政府處理驗血問題上顯然未能符合市民的期望。我明白單以政府化驗所的能力,要處理大量而且陸續有來的樣本是非常吃力,但政府不是一直想推行「公私營合作」嗎?現在不正正是一個好機會,資助居民到私人診所檢驗嗎?與其「坐定定」辦居民大會,倒不如增派人手,在當區成立通訊站或支援站,提供安全、醫療、住屋等支援,簡單如協助長者「取水」上門,也總算是為居民做點實事。如果政府能加大資源去做,效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