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啟德明渠(又名啟德河),全長約二點四公里,分上、中及下游,是東九龍主要排洪渠道,收集九龍城、黃大仙、鑽石山、橫頭磡及慈雲山地區和部分西九龍的雨水。六、七十年代曾因明渠旁滿布山寨廠,污水排入明渠,水質極為惡劣,至九八年後水質才由「惡劣」改善至「良好」等級。
不過,過去多年內,明渠內含有大量有機污染物的水流至進口道,積聚大量污染沉積物。進口道受地形所限,且被避風塘海堤包圍,猶如一潭死水。
雖然土木工程拓展署已用生物除污法,化解進口道淤泥,改善水質,但污染問題仍然嚴重。根據資料,上月中維港水質評估便顯示,啟德明渠進口道水質污染仍然嚴重,大腸桿菌數量處於高水平,特別在夏季,故不宜進行任何水上活動。
大量魚類死亡景象罕見,香港魚類學會會長莊棣華昨到現場檢走部分死魚及海水樣本,將交由環保組織檢驗。他不排除早前颱風襲港,大量雨水沖入啟德明渠進口道,進口道的水會被衝擊至三百六十度打轉,翻起狹窄底層的淤泥,期間或將海床毒素翻出,令河口魚中毒而死。他又指,汽車排氣的污染物沉積在馬路,被雨水沖入雨水渠時,毒素便會積聚在海床底,天氣熱亦增強毒性,初步相信魚類死亡量數以萬計,若計算沉在海底的魚屍,相信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