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捭闔:數學建模和大數據

首屆國際數學建模挑戰賽於上周末在香港舉行頒獎典禮,「國際特等獎」分別由美國、新加坡、北京和上海的四支隊伍奪得,而拔萃女書院和元朗公立中學也代表香港奪得了「國際一等獎」。

所謂「數學建模」,簡單來說就是利用數學作為媒介建立模型,然後通過計算得到的結果來協助解決實際問題。例如這次比賽主題便是要求參賽者設計模型,協助製作人利用最短時間和最低成本完成電影拍攝工作。近年我們常聽到「大數據」。所謂「大數據」,是指收集和分析大量訊息的能力,並使用這些訊息應用到生活各個方面。其中根據舍恩伯格撰寫的《大數據時代》一書指出,大數據的特點包括了四方面:能夠「高速」地收集「大量」、「多樣性」的數據,並從中提煉出其「價值」。

「大數據」的下一步便是「數學建模」,只有數據而沒有處理模型,收集回來的訊息都是沒用的。設計模型的目的,在於從複雜的數據裏找到過去不容易昭示的規律,特別是在處理「非結構化」和「半結構化」的數據。

「數學建模」在世界上屬於起步階段,卻發展迅速。香港人頭腦靈活,也有不錯的數學教育基礎,如果我們能夠在這方面大力發展,實在有助推動香港在大數據處理應用上的地位。現時內地已經設立了貴州省貴陽市作為發展大數據的基地,如果香港能夠結合當地發展的特點和需求,相信將能夠共同探索出很多未來世界的有趣訊息和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