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股市大跌,是中國證監會對去槓桿化估計不足帶來的結果,是對場外配融資的規模和槓桿化程度低估,也認識不到市場信心的逆轉機會。場外配融資在內地而言,基本上是用股價來作賭博。雖然缺乏數據,無法知道其規模和槓桿比例,但從滬深證交所的合法融資融券餘額近月的變化,亦可窺見其趨勢。
以上海證交所公布的融資融券餘額數據看,三月初升至八千億元,六月初便躍升至一點四萬多億元,增加六千多億元,以二、三倍的槓桿比例計便是一萬多億元。場外配融資的數額若與場內數相近,槓桿比例在四、五倍以至十倍,至少產生出四、五萬億元購買需求。二者合起來數額驚人。雖然存量與流量不可相比,相對上海證交所每天最高達萬億元的成交,這樣的場內外槓桿支撐作用頗大。因此,升市時,這個槓桿的擴大效果變成關鍵。相反,跌市時,場外配融資因槓桿比例大,由平倉引發的潰散會急且大。
槓桿化的配融資都是順周期,本身不會對市場進行調節。股市升跌的轉折點觸發因素屬市外因素,今次是證監會打擊場外配融資,並與市場對股價位高勢危的擔憂結合而導致市場信心逆轉,現有配融資便轉變為下行的順周期擴張,形成惡性循環。適逢希臘危機,香港H股市場受外資衝擊,對A股市場的信心加重打擊。應對之策只能是暴力救市,穩定市場信心,控制平倉的惡性循環,在此之上才可避免金融危機,控制金融因素對現實經濟的溢外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