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讀寫障礙減慢學生學習進度,及早識別有效防止問題惡化。香港賽馬會投放一億五千萬元延續性推出讀寫支援計劃,制訂趣味教材協助中文能力較弱的幼稚園及小學學童,個別有特殊困難的學生,更獲提供三階段中文學習支援,新計劃擬下學年擴展至逾二百間小學。協康會研究上述支援計劃成效時發現,幼稚園學生K2前被識別為潛在讀寫困難,經一年針對性計劃支援後,三成學童升至高班已根治問題。
教育局資料顯示,目前被評為有讀寫障礙的中小學生逾一萬八千人,佔全港學生一成,賽馬會慈善事務高級經理陳載英稱,○六年尋求跨界別合作推行支援讀寫障礙計劃,包括邀協康會編寫幼兒語文教材,由中文大學培訓教師等,至今全港有四十二萬名學生受惠,七千五百名老師接受計劃培訓。
保良局田家炳兆康幼稚園四年前參與計劃,將幼兒中文教材融入日常教學。老師劉敏儀稱,過往教中文是透過朗讀兒歌、背誦、認字及句式練習為主,欠缺系統性,但趣味教材套教導小朋友有系統地認識語文元素及技巧,令學童學習語文的主動性增加。
趣味教材套有別於傳統認字訓練,要求幼稚園老師將「體驗」與語文學習結合,着學童從試味中分辨甜酸苦辣鹹五種味道,並向老師說出感覺,從而學習不同的形容詞。協康會教育心理學家黃俊傑稱,類似的語文訓練有助學童,從口語詞彙建立語文基礎,亦令中文能力較弱的學童培養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