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在網上售賣侵權物品而被捕的人士有年輕化趨勢。海關今年上半年拘捕共一百一十二人涉相關罪行,當中四十六人為學生,較去年同期上升一倍,當中以中學生的升幅最為明顯,由去年上半年的九人增至今年同期的二十九人,勁升逾兩倍,最年輕的被捕學生更只得十二歲。而他們活躍的出售平台亦由拍賣網轉移至社交網站。版權及商標調查科高級監督何珮珊指不少被捕學生抱有錯誤觀念,「以為同買家講明係高仿貨品就無犯法」或以為網上交易難以追查。海關提醒年輕人勿以身試法,因出售冒牌物品屬嚴重罪行,若罪成最高可被判囚五年及罰款五十萬元。
海關昨日指,今年上半年共偵破九十九宗網上售賣侵權物品案件,較去年同期的九十一宗多百分之八,檢獲貨物總值約一百二十萬元,達一萬五千四百多件,較去年同期增百分之二十。至於出售平台亦有轉變,今年偵破的案件中,涉拍賣網的只得三十五宗,僅為去年同期一半。而最年輕的被捕學生只得十二歲。
另外,今年有六十四宗案件涉及於facebook、WeChat、Line及Instagram等社交網站兜售,較去年升逾兩倍。何珮珊表示,使用社交網站已成青少年的潮流文化,加上網上平台較易操作,賣家只需要在網上開設帳戶及上載貨品照片便能吸引買家,故出現轉移使用社交網站出售冒牌貨物的趨勢,而以往被捕人士多為一人「集團」。而搜獲的冒牌貨品亦多為受年輕人追捧的潮流玩物,如波鞋、手機殼、化妝袋等,貨品價格一般是正貨價格三分之一,一般可賺約一倍利潤。何指,學生不應該「自己呃自己」,以為在網上賣冒牌貨難以令人察覺,雖然他們想多賺一些零用錢,但被捕後需留案底,後果嚴重,「有個後生仔網上賣冒牌波鞋,賺一、兩百蚊,但最後被罰款一萬蚊,緩刑兩年。」
海關正研發一套電腦系統,能夠更快速及準確地追蹤懷疑在網上售賣侵權物品的人士,目前接近開發完成,料七月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