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語廣播:「遠海護衞」提法有意思

中國國防部最新發表的軍事白皮書,首次提到海軍戰略將轉型為近海防禦及遠海護衞相結合。在釣魚島和南海問題敏感時期,這一內容引起美日等高度關注,焦點是「近海防禦」。然而,從經濟角度而言,「遠海護衞」的提法更有意思。

目前,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國,在全球貿易比重已經超過一成。海洋運輸是中國對外貿易的最主要管道,有八成貨物依靠海運,因而對海洋通道安全的要求,必會愈來愈高。如果海軍護衞能力仍只停留在近海,一旦貨輪在其他海域出現狀況,會不會鞭長莫及?

事實上,中國海軍的遠海護衞,近年已經不斷加強,從二○○八年底開始,海軍已在亞丁灣索馬里海盜頻發海域進行護航,不僅為中國貨輪護航,也參與國際救護任務。此外,四年前從利比亞撤僑三萬多人;前一階段也門撤僑,中國海軍也動用了兩艘護衞艦,一艘補給艦,接走了約六百人。這些行動,考驗的便是海軍的遠海護衞能力。

近年,中國對外投資和合作項目迅速增長,在海外經商或就業的中國人也日益增多。面對國際和不同地區的動盪局勢、恐怖主義、海盜活動、重大自然災害和疾病疫情等,都會對中國外貿安全構成威脅。要維護自身利益,還得靠自己,不能依賴別人。過往中國海軍裝備落後,近年國力提升得到加強,走向遠海護衞的戰略,是與時俱進做法。今次明確在白皮書提出,是一種軍事自信的表現,尤其要重建海上絲路,沒有遠海護衞的配合,便容易受制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