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又宣布加價了,今年的加幅是百分之四點三,這也是每年的例行公事。今年的情況比較不一樣,由於加價消息發布的時間和多項重要議題重疊,也令港鐵加價的新聞價值下降,媒體的重視程度比不上去年。
然而,這不是說大眾並不關心港鐵的加價,若果港鐵以為今年加價的反對聲音好像不大,便以為大眾對港鐵加價沒有意見,則這個推論是危險的。港鐵的票價調整從來都是影響社會民生的大事情,今年剛巧遇到政改、懷仔等尖銳而分化的議題,媒體才將重心轉移,不然港鐵加價仍然會是媒體爭相關注的對象,起碼民意代表必定不會放過責難港鐵的機會,每年加價就是民意代表表演的舞台。港鐵加價的評論可分為三個層次,而每個層次都代表着不同的觀點和立場,也令要客觀持平的討論顯得不容易。
首先,港鐵是一家上市公司,其經營宗旨就是要謀取利潤。在港鐵上市之前,它是政府擁有但以商業形式運作的企業,所以在一般人心裏,港鐵和政府有脫不了的關係,兼且政府也是港鐵的大股東,政府在港鐵的持股量達到百分之七十六,為港鐵的單一大股東。這個現實也令港鐵和政府的角色尷尬,因為作為一家上市公司,港鐵有責任去捍衞其合法的盈利,也就是票價調整機制的法定加價範圍;但政府的大股東地位卻讓人期望政府會遏止港鐵的加價。
在這裏,我們要明白一個事實,港鐵既然是一家上市公司,它就要遵守資本市場的規矩,否則就是管理層的失職,所以每年港鐵的加價過程裏,管理層對加價幅度有着堅持,理由也在於此。不少人對這個行徑不以為然,可是票價調整機制是一個合約,要是管理層不作合約上的堅持,則又是另一弊端,可以這樣的說,港鐵作為一間上市公司的地位,令其在營運上有着商業味道,這和大眾的期望不同。第二點是大眾的期望,市民大眾對港鐵的營運有着意見,這是由於市民都是港鐵的乘客,是港鐵的持份者。筆者時常「擠」港鐵,用上「擠」這個字,原因是港鐵車廂在任何時間都經常異常擁擠,筆者往往要輪候數個班次的港鐵才可以擠上車廂。從乘客的角度看,港鐵車廂擠迫,這是對乘客服務水平的下降,加上時有的誤點、機械故障等等,更是令大眾不滿。可是從港鐵的角度看,其實港鐵的服務水平已是領先其他國際大城市的捷運系統,無論在營運數據、安全和票價上,港鐵都比其他城市佔優,這是硬數字的指標。硬數字上的出色表現,比不上乘客的軟感覺,因為硬數字是以總體營運來作綜合評估,而不是逐個乘客的個人感受。倫敦地鐵是出了名的不準時,是以倫敦地鐵會廣播班次是否準點,香港卻從來沒有這個概念;可是一旦發生誤點情況,習慣了準點的香港乘客自然接受不了,這是大眾期望落差的一個好例子。在這裏筆者不是說大眾的期望太高或是不合理,而是港鐵要明白硬數據和指標上的成功,並不等於乘客的感受,畢竟乘客的感受是比數據來得直接。
第三,就是政府政策。政府是以鐵路為先的集體運輸政策來作主導,也形成港鐵的半壟斷地位,只要港鐵開通的區域,其他公交都要讓路,這讓港鐵有着競爭上的優勢,但同樣地也增加了大眾對港鐵的社會企業責任上的要求。
要平衡上述三個層面並不容易,已注定港鐵加價的爭論會年復年的繼續下去。但一個我們要深思的課題是,我們不應當這只是一個每年的例行公事,而是要理順當中的矛盾,不然到了各種矛盾加在一起的臨界點時,我們便無法容易妥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