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亂倒泥頭阻白車累死病翁

非法傾倒泥頭肆虐新界,惟負責執法的規劃署及環境保護署去年竟然只各自錄得一宗檢控,變相縱容倒泥惡行,令鄉郊村民怨聲載道。元朗大江埔村內有主要行車路因年初被人傾倒泥頭,令暢通多年的行車路被封,上月村內有老伯需緊急送院,結果疑因泥頭塞路,致延誤送院約二十分鐘,老伯最終不治。去年曾發生村民襲擊倒泥人士的錦上路元崗新村,至今現場泥頭仍有近三米高,但規劃署竟稱上址已於一○年回復原狀。保育團體炮轟,政府部門有法不執,執法標準又各有不同,猶如「無牙老虎」。

新界區非法傾倒泥頭無日無之,惟規劃署對相關的違例填土或填塘的成功檢控率卻再創新低,去年接獲一百八十五宗投訴,僅得一宗成功檢控個案,情況令人驚訝;環保署亦不遑多讓,雖然接收涉及懷疑非法傾倒建築廢物的投訴按年上升,去年更有一百七十宗,較前年上升達四成,惟前年及去年的檢控宗數均只得一宗。政府部門執法不力,無疑令鄉郊村民飽受其害。

泥頭高兩米 部門處理投訴「龜速」

「救命!個肚好痛啊!」居於大江埔村的劉婆婆憶述今年四月,丈夫劉伯因肚痛急須送院,惟因村口行車路被非法倒泥堵塞,阻礙劉伯送上救護車。原本救護車可停泊在劉家門口,但被倒泥封路後,只能靠一條不足一米闊的步行小路出入。劉婆婆憶述,救護員用擔架床抬送劉伯上救護車時,不時大呻:「呢啲唔係行人路!」結果,原本只需數十秒便能送上救護車,卻顛簸超過二十分鐘。劉婆婆不諱言,劉伯送院後,醫生直指他情況緊急,需要立即動手術,惟最終他仍在入院兩日後因器官衰竭離世。

劉婆婆埋怨若非上址有泥頭堵塞,劉伯悲劇或可改寫。而患有糖尿病的她亦需要定期覆診,擔心村口小路阻塞,難以出入。上址有村民指,村口行車路位於一塊數千平方呎的私人土地上,已沿用數十年,惟年初時,有倒泥車到上址傾倒泥頭,泥頭堆約兩米高,阻塞行車路。有村民三月曾向規劃署投訴,但該署拖延近兩個月,才於本月十三日以違例發展為由,發出命令要求業主停止填土。該村民指命令發出前數日,再有多輛工程車前來「趕工」加快倒泥。

去年村民抗傾倒 釀傷人血案

錦上路元崗新村同樣是非法傾倒泥頭黑點,去年有村民因反抗傾倒泥頭而傷人,悲劇發生一年後,記者重返倒泥現場,仍看見泥頭堆積成高約三米的小山,滿布磚頭、瓦片、混凝土碎等建築廢料,又長滿野草。記者向規劃署查詢,發言人表示,現場於○八年曾涉及違例傾倒泥頭工程,但該署已於一○年發出「完成規定事項通知書」,並指現已「恢復原狀」。但有附近居民質疑,泥頭由○八年堆起至今從未被清理過,與規劃署說法明顯有異。對此,該署發言人稱,會就情況派員作進一步調查。

議員倡與居民「結盟」吸納情報

土地正義聯盟執委朱凱迪直指,規劃署及環保署的相關檢控數字長期偏低,顯示執法機構已成「無牙老虎」。朱以大江埔倒泥個案為例,指規劃署於農地被倒泥數月後才發出命令制止,自然令不法分子肆無忌憚。朱認為該署應加快執法效率,否則每次收到投訴後也拖延處理,自然失去威信。

立法會議員王國興批評,有關部門執法存在漏洞,接獲居民投訴時,不同部門又互相卸責。他指,目前相關部門仍然缺乏執法人手,因此處理個案時往往一再拖延。他建議相關部門應與居民結成聯盟,由他們提供情報,令署方可以及時執法。

圖:吳啟偉、甘偉倫

文:陳潤南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